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其三)赏析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其三)

明 · 王缜
云垂钟阜远峰孤,雨积秦淮总是湖。
困湿饥鹰将曳地,惯行老马亦迷途。
月离乌毕千年验,天泻银河一派俱。
却忆当时洪水患,可能垂警到今无。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六月连旬大雨的景象,以“苦风”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交加与人间的困苦。首句“云垂钟阜远峰孤,雨积秦淮总是湖”,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云雾笼罩钟山,远处山峰显得孤独,秦淮河因雨水汇聚而仿佛变成一片湖泊的壮阔景象。接着,“困湿饥鹰将曳地,惯行老马亦迷途”,通过对比,形象地表现了风雨中动物的无助与迷茫,鹰因潮湿而难以飞翔,老马也迷失了方向,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带来的困苦。

后两句“月离乌毕千年验,天泻银河一派俱”,转而从自然现象的角度出发,描述了月与乌鸦的关系以及天空倾泻银河的壮观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又蕴含着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情。最后,“却忆当时洪水患,可能垂警到今无”,诗人由眼前的风雨联想到历史上的洪水灾害,表达了对过去灾难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反思是否能从过去的教训中汲取智慧,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脆弱与无奈,同时流露出对历史教训的思考和对未来安全的忧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