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洞天月下吟前韵
明 · 湛若水
大有洞天天上关,迢迢天路隔人间。
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
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
鉴赏
这首诗以“大有洞天月下吟前韵”为题,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其诗文多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哲理与情感。
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夜景图。首句“大有洞天天上关”,以夸张的手法,将“大有洞天”置于天上,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迢迢天路隔人间”,进一步强调了这仙境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如同天上的路遥不可及,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这两句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月亮,诗人似乎在伸手触摸那轮皎洁的明月,却不知其距离有多远,是否能触及。同时,通过“海岸孤绝”的描述,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孤独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片无人之境,与世隔绝。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哲思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湛若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