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舟人既畏寒复畏盗
宋末元初 · 方回
缥缈凌空一叶船,闭篷端类管窥天。
千林尽赭当寒月,万室俱枵更俭年。
未必风饕真堕指,其如草窃正垂涎。
瓶梅斗汲山斋夜,曷不归欤枕石眠。
千林尽赭当寒月,万室俱枵更俭年。
未必风饕真堕指,其如草窃正垂涎。
瓶梅斗汲山斋夜,曷不归欤枕石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缥缈:形容轻盈、模糊不清。凌空:在空中。
管窥天:比喻从狭小的视角看世界。
赭:暗红或褐色。
寒月:寒冷的月亮。
枵:空虚,空荡。
未必:不一定。
风饕:形容风强烈。
堕指:摧毁手指,这里比喻破坏力大。
草窃:草木的生长。
垂涎:渴望,流口水,比喻非常想要。
瓶梅:插在瓶中的梅花。
山斋:山中的书斋。
夜:夜晚。
枕石眠:枕着石头睡觉,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一艘轻盈的船只在空中飘荡,仿佛闭着篷顶窥视天空。在寒冷的月光下,满树林都呈现出暗红色,万座房屋空无一人,正值艰难岁月。
或许风并非真的贪婪到摧毁一切,但草木却在偷偷地渴望生长。
夜晚,我在山斋中独自提壶浇灌瓶中的梅花,何不就此归隐,枕石而眠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的生活场景。开篇"缥缈凌空一叶船",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一艘小船在空旷中飘渺的情形,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受。而"闭篷端类管窥天"则展示了诗人通过窗棂向外窥视天际的景象,透露出一种隔绝与寂寞。
接着,"千林尽赭当寒月,万室俱枵更俭年"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色,树木变黄,家家户户都闭门谢客,流露出一份深秋的萧瑟和岁月的荒凉。
诗人在"未必风饕真堕指,其如草窃正垂涎"中表达了一种疑惑与自我安慰的情绪,或许不是真的被世事所困扰,只是像草丛中静坐的人,心中有着自己的小世界。
最后,"瓶梅斗汲山斋夜,曷不归欤枕石眠"则展现了诗人在深夜里用瓶装酒、梅花和清泉自娱的生活片段。诗中的"曷不归欤枕石眠"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枕着岩石安然入睡,是对现实中不安静心灵的一种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