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潼关城楼二首(其二)赏析

登潼关城楼二首(其二)

明 · 邓云霄
崤函东去通伊洛,谁道潼关铁壁坚?秦地山河誇百二,周家虎旅仅三千。
传烽正苦征兵日,归马空思偃武年。
欲问升平资庙算,休寻华岳睡中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登潼关城楼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现实对比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首句“崤函东去通伊洛”,描述了潼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连接着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部的重要门户。接着,“谁道潼关铁壁坚?”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潼关坚固防御能力的质疑,暗示了历史上的潼关并非永远坚不可摧。

“秦地山河誇百二,周家虎旅仅三千”两句,对比了秦朝和周朝在潼关地区的军事力量。秦地山河险要,号称有百二之险,而周朝时,仅三千虎旅就足以守卫此地,突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军事实力的变化。

“传烽正苦征兵日,归马空思偃武年”两句,通过烽火连天的征兵景象与归马思偃武的对比,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烽火连天象征着战乱频繁,而归马则代表了渴望和平的心声。

最后,“欲问升平资庙算,休寻华岳睡中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渴望与思考。他希望借助庙算(即帝王的决策与谋略)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不是寻找神话中的华岳睡中仙来寻求答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