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蝗
明 · 赵完璧
六月飞蝗过目频,奇灾何事苦斯民。
天空不断回风雪,陇际还惊蔽日尘。
倏作青娥摧绿野,旋看赤土泣苍旻。
谁将无食悲生计,秪有催租愁杀人。
天空不断回风雪,陇际还惊蔽日尘。
倏作青娥摧绿野,旋看赤土泣苍旻。
谁将无食悲生计,秪有催租愁杀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赵完璧的《感蝗》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六月蝗灾肆虐的情景,表达了对受灾百姓深切的同情和对官府催租行为的不满。
首联“六月飞蝗过目频,奇灾何事苦斯民”,开篇即点明了灾情的严重性——六月之时,成群的蝗虫如同飞雪般密集地掠过,给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诗人以“奇灾”二字,强调了这场灾难的非同寻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
颔联“天空不断回风雪,陇际还惊蔽日尘”,进一步描绘了蝗灾的规模和影响。天空中仿佛下起了连绵不断的风雪,而田野间则被蝗虫遮蔽得如同日落黄昏,景象凄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蝗灾的浩大与破坏力。
颈联“倏作青娥摧绿野,旋看赤土泣苍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蝗虫比作摧残绿野的青色恶魔,其行动之迅速、破坏之剧烈可见一斑。同时,“赤土泣苍旻”一句,以土地的哀鸣和天空的悲伤,表达了对这场灾难的深刻感慨。
尾联“谁将无食悲生计,秪有催租愁杀人”,直指社会现实问题。在灾民饱受饥饿之苦时,却还要面对官府的催租,这种无情的行为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以及对受灾民众深沉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不仅描绘了蝗灾的惨烈场景,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