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京兆子山赠别
明 · 张诩
瞻阙留都更谒陵,一朝趋命岂无名。
头颅六十丹心在,客路三千白发明。
短疏血诚天可扣,暮年诗社事堪成。
赠言惭愧杨京兆,知我曾无一念生。
头颅六十丹心在,客路三千白发明。
短疏血诚天可扣,暮年诗社事堪成。
赠言惭愧杨京兆,知我曾无一念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的《次韵杨京兆子山赠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京兆子山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的感慨。
首联“瞻阙留都更谒陵,一朝趋命岂无名”,诗人回顾过去,曾经在京城留下足迹,又前往陵墓拜祭,感叹人生的一朝一夕,似乎都有其使命与意义。
颔联“头颅六十丹心在,客路三千白发明”,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为背景,描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六十岁的年纪,满头白发,但心中依然保持着赤诚之心,即使是在旅途中,也未曾忘记初心。
颈联“短疏血诚天可扣,暮年诗社事堪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即使生活简朴,但内心充满真诚,能够叩问苍天。到了晚年,还能在诗社中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尾联“赠言惭愧杨京兆,知我曾无一念生”,诗人向友人杨京兆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没有对友人有过任何不好的念头,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尊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