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离薋园(其一)赏析

寄题离薋园(其一)

明 · 李攀龙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
繁霜日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
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
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鉴赏

这首诗《寄题离薋园》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芙蓉花的美丽与凋零,以及美人对时光流逝的哀怨,表达了深沉的生命哲思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首句“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以芙蓉花的美丽开篇,赞美其清雅脱俗的气质,初绽时的风采令人赞叹不已。接着,“繁霜日夜零,悲风起中道”两句,转折描绘出自然界的无情,霜雪的侵袭和寒风的吹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逐渐消逝和生命的脆弱。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鶗鴂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而“所遇无芳草”则表达了在生命旅程中,难以寻觅到持久的快乐与幸福。

“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描述了人们在岁月的奔忙中,青春易逝,红颜难驻,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则是对人生迟来的反思,美人因时光的流逝而感到遗憾,后悔没有及早珍惜时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最后,“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两句,以自然界的芜秽比喻世间的虚名浮利,强调了保持真我、追求内心纯净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并坚守真挚情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体验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