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余少时尝种竹于所居之南号竹隐今二十年矣而隐之志盖未遂也孙志康善篆尝欲得竹隐二字题其上因叙所以为诗以乞之且呈好事诸君子各乞一诗以为旧隐光华赏析

余少时尝种竹于所居之南号竹隐今二十年矣而隐之志盖未遂也孙志康善篆尝欲得竹隐二字题其上因叙所以为诗以乞之且呈好事诸君子各乞一诗以为旧隐光华

宋 · 赵鼎臣
先君昔谢事,勇退不待年。
区中五亩宅,郭外二顷田。
归装无一金,买书费万钱。
余时老莱衣,方冠绝可怜。
赐第殿东厢,弃官天北边。
耕耘具甘旨,采掇求兰荃。
积竹南墙下,清阴颇萧然。
谓此可隐矣,曰余其老焉。
人事喜龃龉,壮志诚迁延。
身遭患难馀,仕为饥冻牵。
浮舟客江湖,仗剑临幽燕。
儿女道路长,岁月鞍马捐。
一与故隐别,逮此成华颠。
传闻箨龙儿,一一长刺天。
出处令人悲,太息夜不眠。
同舍有孙楚,笔势何翩翩。
未甘丞相后,不许中郎前。
何以慰此君,丐子翰墨妍。
持归榜吾隐,不翅青玉镌。
异时傥过我,物色扬雄廛。
贫家何所有,满林玉碧鲜。
渭川已太广,淇澳空自贤。
君看青琅玕,知我非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住所南面种植竹子,命名为“竹隐”,表达了他隐居的愿望。二十年过去,隐居的心愿仍未实现,诗人对此感到悲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开头描述了先辈毅然辞官归隐的情景,生活简朴却充满书香。接着,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希望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余生。然而,世事多变,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从官场到江湖,再到战场,最终又回归家庭,但隐居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诗中提到的“箨龙儿”可能象征着新生事物或希望,但它们“一一长刺天”的形象暗示了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这与诗人的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诗人还提到了好友孙志康擅长篆书,希望得到“竹隐”二字的题字,以此作为对过去隐居梦想的纪念。同时,诗人邀请朋友们为“旧隐”留下诗句,以增添其光彩。最后,诗人以“青琅玕”(翠竹)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处贫寒,但内心坚守着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俗所动摇。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