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后汉二主北汉四主赏析

后汉二主北汉四主

明 · 郭之奇
五代天子朝暮移,兵强马壮则为之。
河东险固霸王资,行营都统肇鸿基。
横挑强胡岂晋宜,契丹鼓忿中国疲。
晋阳保境独孜孜,负义侯已黄龙羁。
安行入汴不须疑,更称天福表馀思。
垂裕何人继者谁,锥剑奚堪属幼儿。
陛下禁声能几时,东庑授首如倾蔂。
密诏朝来反邺旗,封丘始至冲主糜。
澶州群拥侍中为,刘崇帝北几衔悲。
祖业安能一旦亏,二十九年太原陲。
传国虽微亦汉丝,史氏编名那可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代时期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变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政权的兴衰与更迭。诗中提到的“五代天子”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后由五个朝代统治,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兵强马壮则为之”点出了军事力量在政权更迭中的关键作用,“河东险固霸王资”则强调了地理位置对政权稳固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行营都统肇鸿基”,暗示了某位将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政权基础。

“横挑强胡岂晋宜”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可能是指某政权试图对抗强大的外敌,但这种做法并不适合。“契丹鼓忿中国疲”则描述了契丹族对中原地区的压力,导致中原地区疲惫不堪。

“晋阳保境独孜孜”赞扬了晋阳(今山西太原)在保护边疆方面所作的努力。“负义侯已黄龙羁”可能是在讽刺某位背叛或被背叛的贵族。“陛下禁声能几时”表达了对君主权力的担忧,担心其统治难以持久。

“东庑授首如倾蔂”可能是在形容君臣关系的紧张,暗示了可能的内乱。“密诏朝来反邺旗”描述了宫廷内部的变故,可能涉及政变或密谋。“封丘始至冲主糜”可能是在描述某个事件的发生,导致了混乱或死亡。

“澶州群拥侍中为”提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的局势,可能涉及到某位官员或将领的行动。“刘崇帝北几衔悲”可能是在描述刘崇(北汉第二任皇帝)在北方的悲惨命运。

“祖业安能一旦亏”表达了对前朝遗产被破坏的惋惜之情。“二十九年太原陲”可能是在强调太原作为北汉根据地的重要性。“传国虽微亦汉丝”表达了对北汉政权虽小但仍具有历史传承的肯定。“史氏编名那可遗”则强调了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即使政权微小,其历史地位也不应被遗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代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政权稳定性的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