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别山长老精舍
明 · 区大相
演法开精舍,焚香谒紫微。
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
犹看卓锡处,松下玉泉飞。
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
犹看卓锡处,松下玉泉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拜访别山长老精舍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演法开精舍”,点明了长老在精舍内讲经说法,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接着,“焚香谒紫微”一句,通过焚香礼佛的动作,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长老的尊敬。
“隔林期鹤返,持钵咒龙归”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鹤与龙,象征着超脱与祥瑞,暗示了长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他修行的高深境界。鹤返与龙归,也寓意着心灵的回归与净化。
“云表流天乐,宫中赐衲衣”描绘了长老精舍周围的景象,云层之上飘荡着天籁之音,仿佛是上天的赞歌,而宫中则赐予长老袈裟,既体现了皇家的恩宠,也象征着长老修行的成就得到了认可。
最后,“犹看卓锡处,松下玉泉飞”以卓锡(指僧人修行时所使用的水器)为线索,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长老修行的地点——松下的玉泉飞溅之处,暗示了长老修行的地点环境清幽,泉水清澈,充满了自然的灵性与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老精舍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与超然,以及长老个人修为的高深与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