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门解嘲二首(其二)
唐 · 薛能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注释
伤禽:受伤的鸟。栖:栖息。
意犹惊:心情仍未平静。
黐竿:猎网。
身外:世俗之事。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场。
管弦声:音乐声。
耽吟:沉醉于吟诗。
妨时务:耽误俗事。
宿酲:宿醉。
秦客:外地人。
瓜戍:地名,此处可能指偏远之地。
潇洒:清风流水的样子。
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
翻译
受惊的鸟儿栖息后心情仍未平静,偶尔从猎网逃脱得以重生。不再关心官场琐事,只愿耳边有音乐声环绕。
沉醉于吟诗或许会耽误俗事,浅酌却无法消除宿醉。
请外地客人不要嘲笑我身处偏远的瓜戍,这里清风流水,正是彭城的特色。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的超然与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作。诗中“伤禽栖后意犹惊”表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忧虑和震惊,这里的“禽栖”指的是鸟类栖息之地,常用来比喻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后意犹惊”则是说即便已经过去,但心中的震惊还未褪去。接着的“偶向黐竿脱此生”表达了诗人想要跳出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愿望。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琐事的超越和对艺术之声(这里特指琴声)的专注。簪组是古代妇女头饰的一种,而管弦则是音乐中的重要部分,这两者的对比,表明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而非世俗的繁杂。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显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悟和生活态度。这里的“耽吟”是指悠闲地品味生活,“妨时务”则是在说这种悠然自得并不影响对当下事务的处理。而“浅饮无因致宿酲”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偶尔饮酒,也不至于醉生梦死,失去自我。
最后两句“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中,“秦客”指的是来自秦地的旅人,“莫嘲”则是不要嘲笑。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提醒那些从外来的人,不要轻视或嘲笑这片土地。而“瓜戍远”可能是指某种遥远的地方或心灵状态,结合上下文,这里很可能是说即便身处远方,也不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水风潇洒是彭城”则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与精神自由的深刻追求,以及他在面对世俗时所保持的心灵独立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