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吏部
夙传天上誉,早梦月中名。
车载三千牍,鹏飞九万程。
向来辞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香汉殿清。
渐看丹极近,首冠列星明。
准拟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鉴分金背重,橐并紫荷轻。
未见恩纶出,那知谤箧盈。
去朝云路杳,归侍綵衣荣。
地借徽之竹,楼吹子晋笙。
赤心何所负,白眼不须惊。
自顾衔恩厚,亲逢较艺精。
妍媸归藻鉴,高下见文衡。
梦绝怀蛟异,词非吐凤成。
赋能窥小小,经漫说铿铿。
误玷春官籍,终惭月旦评。
抢榆几类鴳,出谷仅同莺。
志慕青钱士,名参玉笋生。
别深秋鹤怨,归问海鸥盟。
未作河西尉,聊为江上行。
夜沈滩月钓,晓压陇云耕。
岁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从杖履,且复卧柴荆。
后见含深恧,微吟写至情。
伫听宣室召,凤阁继家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物:指诗人自己。南州:地名。
风流:才情出众。
一代英:杰出人物。
天上誉:极高赞誉。
月中名:梦中的理想名声。
车载:车载书籍。
三千牍:形容藏书丰富。
鹏飞:比喻志向远大。
九万程:极言路程遥远。
辞泮水:离开学校。
仙瀛:仙境。
虞廷:古代帝王宫廷。
邃:深远。
含香汉殿:清雅的宫殿。
丹极:高位。
首冠:位居首位。
列星:星辰。
陪三接:位列三公。
六卿:朝廷高级官员。
鉴:才华。
金背:比喻才华厚重。
紫荷:比喻财富轻盈。
恩纶:皇帝的恩赐。
谤箧:诽谤之言。
去朝:离开朝廷。
归侍:回归侍奉。
綵衣:华丽的衣服。
徽之竹:徽州的翠竹。
子晋笙:典故,子晋吹笙的故事。
赤心:忠诚之心。
白眼:冷淡的态度。
亲逢较艺:亲自较量技艺。
藻鉴:诗文的评判。
文衡:衡量文才的标准。
梦绝:梦断。
蛟异:蛟龙般的奇异才华。
吐凤成:出自凤凰的文辞。
铿铿:响亮有力。
春官籍:官职名。
月旦评:每月评论人物的好坏。
抢榆:比喻地位低微。
鴳:鸟名,地位不高。
志慕:向往。
青钱士:比喻清贫而有才的人。
秋鹤怨:秋天的鹤鸣象征离愁。
海鸥盟:海鸥的约定象征归隐。
河西尉:官职。
江上行:江边漫步。
沈滩月钓:夜晚在沙滩钓鱼。
陇云耕:清晨在山陇上耕作。
岁暮:年终。
人初返:人们开始返回。
久稽:长久等待。
杖履:杖和鞋子。
柴荆:简陋的住所。
含深恧:内心深感惭愧。
至情:真挚的情感。
宣室召:宣室召见贤臣。
凤阁:朝廷高位。
翻译
人物在南州遥望,他是风流时代的一代英豪。他早年就享有天上的美誉,常常梦见月中仙子的名声。
车载满三千卷书,他的志向如同大鹏展翅九万里。
离开学校后,他本应踏上通往仙界的道路。
追随虞舜的足迹深入宫廷,他的才学在汉殿中清新出众。
逐渐接近丹霄高位,他的光芒在星辰中最为明亮。
期待能位列三公,参与国家六卿的决策。
他的才华如金背厚重,而财富却轻如紫荷。
还未见到皇恩浩荡,怎知诽谤之言已满箱。
离朝之路遥远,回归时身着彩衣荣耀。
大地借徽州的翠竹,楼上传来子晋的笙曲。
赤诚之心无愧于天地,白眼相待无需担忧。
自感恩德深厚,亲朋间技艺较量精湛。
美丑由诗文评判,高低可见文采衡定。
梦中追寻蛟龙异彩,文辞并非出自凤凰。
虽小有才能,但谈论经义却滔滔不绝。
误入春官之列,终觉月旦评语的羞愧。
如同抢食的鴳雀,刚出山谷的黄莺。
志向与青钱士相同,名声与玉笋生并列。
离别深秋的鹤鸣,回归时询问海鸥的约定。
未做河西尉,暂且在江边漫步。
夜晚在沙滩上垂钓,清晨在陇上耕耘。
年终人们开始返回,天气寒冷雨水不断。
长久等待,杖履相伴,暂居简陋柴屋。
深感内疚,低声吟唱表达真情。
静候宣室召见,期望家族声誉延续。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麟之献给王吏部的一首颂扬之作,表达了对王吏部的敬仰和期待。诗人首先赞美了王吏部的风流才情,如同南州的杰出人物,享有天上的美誉和月中的美名。他才华横溢,车载书籍众多,志向高远,如同大鹏展翅。诗人期望王吏部能继续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有望位列三公。
诗中提到王吏部的品德清正,如虞舜般深邃,汉殿中充满书香气息。诗人祝愿他仕途顺利,接近权力中心,且有资格参与重要决策。然而,他也暗示了王吏部可能遭遇诽谤,但并未因此而动摇其忠诚。尽管暂时离开朝廷,王吏部仍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如同徽之竹的坚韧,子晋笙的雅致。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助王吏部一臂之力,但仍深感荣幸能与他相识。他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王吏部的赞美,认为他的文章才华出众,无论是深沉还是激昂都能恰到好处。然而,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因误入官场而感到惭愧,自比为抢榆的鴳鸟或出谷的莺鸟,表示自己的志向与王吏部相比尚有差距。
尽管如此,诗人仍保持积极态度,期待王吏部能实现更高的抱负,如青钱士或玉笋生那样名扬天下。他以秋鹤的孤独和海鸥的盟约比喻王吏部的归宿,表达深深的祝福。最后,诗人描绘了王吏部的生活场景,即使在贬谪期间,他依然坚持耕读,期待着有一天能被召回朝廷,延续家族的荣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王吏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和才华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