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刺促篇赏析

刺促篇

明 · 何景明
刺促刺促,井燎不续。
虽有场苗,室则靡粟。
罗雀务获,不言其多。
见彼渊鳞,或言其苛。
跣夫逐鹿,坐者食肉。
苟一需百,百尔莫足。
譬彼乘车,弗率坦野。
驱驰不已,或败尔马。
河有伏罟,蛟龙去之。
相彼有明,孰逢其灾。
前有鼓乐,后有寇盗。
方言方笑,不敢以告。
执鼠不力,或伤其手。
彼虎彼兕,矧不以走。
有蓬其树,其腹之枵。
岂不休息,维颠在朝。

拼音版原文

jǐngliáo

suīyǒuchǎngmiáoshì

luóquèhuòyánduō

jiànyuānlínhuòyán

xiǎnzhú鹿zuòzhěshíròu

gǒubǎibǎiěr

chéngchētǎn

chíhuòbàiěr

yǒujiāolóngzhī

xiāngyǒumíngshúféngzāi

qiányǒuhòuyǒukòudào

fāngyánfāngxiàogǎngào

zhíshǔhuòshāngshǒu

shěnzǒu

yǒupéngshùzhīxiāo

xiūwéidiānzàicháo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刺促篇》,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诗中以刺促的节奏描绘了一幅社会动荡不安的画面。首句"刺促刺促,井燎不续"形象地刻画出生活的艰难,井火时断时续,暗示了民生凋敝。接下来通过"虽有场苗,室则靡粟",描述田地虽有作物,但家中粮食匮乏,反映出贫苦百姓的生活困境。

诗人进一步运用比喻,如"罗雀务获,不言其多",形容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竭尽全力捕鸟,即使收获微薄也不放弃;"见彼渊鳞,或言其苛"则暗示统治者的苛政如同深渊,令人难以逃脱。"跣夫逐鹿,坐者食肉"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强者得利,弱者只能勉强糊口。

诗中"苟一需百,百尔莫足"表达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譬如乘车,弗率坦野"比喻人们在动荡世道中如履薄冰,"驱驰不已,或败尔马"警告人们不要过于急躁,否则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河有伏罟,蛟龙去之"暗指危险四伏,明哲保身为上策。

最后,诗人以"前有鼓乐,后有寇盗"象征前后受敌的困境,"方言方笑,不敢以告"表达了人们的恐惧和沉默,"执鼠不力,或伤其手"警告人们面对困难时要谨慎行事。全诗以"有蓬其树,其腹之枵"描绘了社会的荒凉和个体的饥饿,"岂不休息,维颠在朝"直指当权者应承担责任,让人民得到安宁。

总的来说,《刺促篇》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揭示民生疾苦,批评时政的讽刺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词语解释

百尔的意思:(1).犹言诸位。亦指在位者。《诗·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百尔君子,公言是諏。” 明 汤显祖 《感宦籍赋》:“谓周行其必先,视百尔而岂后。”(2).一切;所有。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不以的意思:(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

不已的意思:◎ 不已 bùyǐ[endlessly;incessantly] 不停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不言的意思:(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不休的意思:[释义](动)不停止。 [构成]偏正式:不〔休 [例句]争论不休。(作谓语)长时间的不休地争吵;使他疲倦了。(作状语)...

不力的意思:不努力,不用心,不尽力...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场苗的意思:《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毛 传:“ 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 郑玄 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繫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后以为延揽贤才或思念贤者之典。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顾己枉维縶,抚志惭场苗。” 明 陈子龙 《下信江至龙丘》诗:“愿言拾涧秀,愧彼食场苗。”...

乘车的意思:(1).安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 杜预 注:“乘车,安车。”(2).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仪礼·既夕礼》:“陈明器於乘车之西。”《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輈。” 郑玄 注:“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谓之魂车。” 胡培翚 正义:“案车即下记乘车、道车、稾车也。以生时将行陈驾,故进此车於庭而陈之,象生时也。此车平日所乘,灵魂凭之,故谓之魂车。”...

促刺的意思:...

刺促的意思:...

方言的意思:[释义](名)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构成]偏正式:方(言 [例句]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作宾语)...

鼓乐的意思:◎ 鼓乐 gǔyuè[strains of music accompanied by drumbeats] 本指弹奏乐器。亦指敲鼓声和奏乐声,泛指我国民族音乐鼓乐大作鼓乐喧天...

蛟龙的意思:◎ 蛟龙 jiāolóng[my thical flood dragon]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寇盗的意思:(1).盗贼。《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金玉崇而寇盗至,名位高而忧责集。” 清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富户俱称无钱,虽存亡危急之秋,寧资寇盗。”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独裁制。”(2).侵扰劫掠。《史记·大宛列传》:“ 昆明 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輒杀略 汉 使,终莫得通。”《后汉书·班超传》:“往者 匈奴 独擅 西域 ,寇盗 河西 , 永平 之末,城门昼...

罗雀的意思:(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 门可罗雀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梁启超 《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驱驰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食肉的意思:◎ 食肉 shíròu[creophagy] 吃肉;以肉作食物食肉动物...

休息的意思:◎ 休息 xiūxi(1) [(of a nation) recuperate and multiply]∶休养生息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汉书·昭帝纪赞》(2) [have a rest;take a rest;rest]∶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她星期天才得到休息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孟冬纪》(3) [stop]∶停止斡流迁徙,固无休息,终则有始,孰知其极。——《鹖冠子·世兵》万物变化,固亡休息。——《...

有明的意思:指 明 朝。有,词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仲子 乃尽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藴。”...

在朝的意思:◎ 在朝 zàicháo[hold office at court] 指在朝廷中做官...

逐鹿的意思:◎ 逐鹿 zhúlù[chase the deer;fight for the throne;bid for state power]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述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