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智镜
宋 · 释印肃
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大圆智镜》,以禅宗的智慧观为核心,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首句"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揭示了超越世俗名相,达到本心无我的境地。"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借月光比喻内心的清明,摒弃一切杂念,不受尘世纷扰。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通过生动的比喻,说明修行者的心念之力可以融化烦恼,智慧之光照亮黑暗。"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表达出在这样的境界中,无需外求,内心如明镜般清澈。
接下来的诗句"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批评了执着于表面形式的修行,强调内在本质的重要性。"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回归本性,不受任何尘埃污染。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运用自然景象,描绘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清澈。最后两句"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点明智慧的圆满并非个人所有,而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时间限制,永远光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和修行体验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心灵净化和觉悟的追求,以及对世间万象的超然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