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衡岳三首(其二)
宋 · 王阮
白衣苍狗飞扬尽,翠巘苍崖杖屦间。
独到上封雷雨处,退之元未识衡山。
独到上封雷雨处,退之元未识衡山。
注释
白衣:形容人的衣着。苍狗: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翠巘:青翠的山峰。
苍崖:青色的悬崖。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上封:山顶。
雷雨处:有雷雨的地方。
退之:韩愈的字。
元未识:从未真正认识。
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
翻译
白衣如苍狗般迅速消逝,翠绿山峰与青色崖壁间漫步。独自来到封顶雷雨之地,韩愈从未真正了解衡山的壮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名为《登衡岳三首(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白衣苍狗飞扬尽”,这里的“白衣”指的是山上的云雾,轻盈、飘逸,如同穿着白衣的人在空中自由翱翔。"苍狗"则是对山石的一种拟人化描写,似乎这些沉默坚硬的存在也能感受到风的力量,被吹得四处飞扬。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山峦间云雾与风力的画面。
“翠巘苍崖杖屦间”,诗人用“翠巘”来形容山峰的色彩,既有绿意,也带着青黑之色,显得神秘而又庄严。“苍崖”则是对悬崖峭壁的一种描写,通过“杖屦间”表现出山路的曲折与险峻,给人一种探幽入胜、攀岩登峰的感觉。
“独到上封雷雨处”,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了名为“上封”的地方,这里的“雷雨”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情感体验。
“退之元未识衡山”,“退之”指的是诗人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景观之后,内心有所归宿和领悟。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超越物我之分的境界,即便是以前对衡山再熟悉,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王阮在诗中不仅记录了他登山所见,更是通过这种亲近自然的经历来探讨生命与宇宙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