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林下书怀赏析

林下书怀

宋 · 杜衍
从政区区到白头,一生宁肯顾恩仇。
双凫乘雁常深愧,野马黄牛亦过忧。
岂是林泉堪佚老,只缘蒲柳不禁秋。
始终幸会承平日,乐圣唯能击壤讴。

拼音版原文

cóngzhèngdàobáitóushēngníngkěnēnchóu

shuāngchéngyànchángshēnkuìhuángniúguòyōu

shìlínquánkānlǎoyuánliǔjìnqiū

shǐzhōngxìnghuìchéngpíngshèngwéinéngrǎngōu

注释

从政区区:指政治生涯。
白头:形容年老。
宁肯:宁愿。
顾:考虑,关注。
双凫乘雁: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或伴侣。
深愧:深深感到惭愧。
野马黄牛:象征平凡生活。
过忧:过分忧虑。
林泉:山林,隐居之地。
堪:能够,适宜。
佚老:安度晚年。
蒲柳:比喻柔弱易凋的植物,暗示自己身体状况。
始终:自始至终。
承平日:太平时期。
乐圣:赞美圣明的时代。
击壤讴:击壤歌,古代人民欢庆丰收的歌曲。

翻译

从政直到白发苍苍,一生宁愿为恩怨奔波。
常常因未能像鸳鸯雁群般自由飞翔而感到惭愧,即使是田野间的马和黄牛也让我忧虑。
难道隐居山林就能安度晚年?只是因为像蒲柳那样经不起秋天的摧残。
始终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击壤歌唱,赞美圣明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往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从政区区到白头"表明诗人经历了从青年到老年的政治生涯,"一生宁肯顾恩仇"则显示他在这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双凫乘雁常深愧"和"野马黄牛亦过忧"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个人理想的内心自责与忧虑。这里的"双凫"和"野马黄牛"都是自由生活的象征,而"常深愧"和"亦过忧"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显示出一种对自己不能像这些自然之物一样自由自在的遗憾。

"岂是林泉堪佚老"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归隐山林、安享晚年的向往,而"只缘蒲柳不禁秋"则透露出即使是在大自然中,也无法完全摆脱对过往生活的思念和感伤。

最后两句"始终幸会承平日,乐圣唯能击壤讴"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朝廷安稳时期有所作为而感到庆幸,同时也只能通过简单的农事来发泄自己的情怀。这里的"乐圣"可能是指孔子,"击壤讴"则意味着即使是圣人,也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劳动来寄托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