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山人碵夫游东岳
明 · 欧大任
支瓢不惮远,东谒泰山君。
河带泠泠水,松栖片片云。
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
归上诸儒议,千秋汉禅文。
河带泠泠水,松栖片片云。
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
归上诸儒议,千秋汉禅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山人碵夫的隐士,他不远千里,前往东岳泰山拜访某位尊贵的君子。诗中以“支瓢”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张山人的行旅之态,同时也暗示了他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接着,“河带泠泠水,松栖片片云”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超脱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则进一步展示了张山人的精神生活,他在窗前诵读经典,在月光下聆听教诲,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最后,“归上诸儒议,千秋汉禅文”,预示了张山人此行的目的——与学识渊博的儒者交流,探讨古代帝王禅让的文献,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张山人的高尚品格和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