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续百一诗(其十三)赏析

续百一诗(其十三)

明 · 杨慎
齐后厌佛士,甘与鲋鲵居。
狐咺行哭谏,陈斧斮东闾。
囹圄系鸾凤,珩璜带猿狙。
燕兵一旦至,国象成剥庐。
达生走奔绥,触子驰亡车。
遂令爽鸠乐,鞠为草莽墟。
麋鹿游苏台,不独伤子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续百一诗》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齐国后妃厌倦佛教僧侣,宁愿与小鱼小虾为伍的荒诞场景开篇,讽刺了权贵的昏庸。狐狸咺以哭声进谏,暗示了朝政的腐败,连高贵的凤凰和玉佩都被囚禁,猴子也佩戴在身,比喻人才被束缚。

接着,诗人描述了燕兵入侵,国家陷入混乱,如同剥落的房屋,主人公达生逃离,但最终未能挽救败局。爽鸠在这种混乱中反而得势,而昔日繁华之地变为废墟。最后,诗人借麋鹿游荡于苏州台,表达了对子胥等忠臣遭遇的哀悼,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批判了当权者的昏庸和国家的衰败,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