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车
清 · 张问安
缚竹为巨轮,临河若有界。
累石蓄水势,河势为之隘。
周轮排短筒,俯吸仰而沛。
夹岸饶农田,接竹引其内。
曲曲赴沟渠,千亩俱所赖。
人巧夺天工,天工欣有代。
舟行每眺望,旋转剧无碍。
安得驾双轮,长剑倚天外。
累石蓄水势,河势为之隘。
周轮排短筒,俯吸仰而沛。
夹岸饶农田,接竹引其内。
曲曲赴沟渠,千亩俱所赖。
人巧夺天工,天工欣有代。
舟行每眺望,旋转剧无碍。
安得驾双轮,长剑倚天外。
鉴赏
这首清代张问安的《筒车》描绘了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筒车。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筒车的工作原理:竹制的巨轮在河边转动,通过累石蓄水,改变河势,使筒车的短筒能上下吸水,再引导到两岸的农田,灌溉广阔的田地。筒车巧妙地利用自然力,仿佛人工技艺超越了天然,展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人巧夺天工”一句,高度赞扬了筒车设计的精巧和实用性,而“天工欣有代”则表达了对这种人工替代自然之力的欣喜。最后,诗人想象如果筒车能有双轮并驾,如同长剑直指天际,更显其壮观与力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生动,既展示了筒车的实用价值,又寓含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