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勉仲登群山观
宋 · 王之道
十年放江湖,亲朋益疏散。
不知跬步间,游览有奇观。
因君寄新诗,心目益悽断。
东城俯荻洲,下有鱼鸟乱。
想见江南山,终日对书案。
小立筇杖倚,兀坐葛巾岸。
高情渺云外,竑议涉唐汉。
嗟予衰且老,儿辈逼婚冠。
岂复敢言诗,观诗重增叹。
舂容来大轴,玩味起顽懦。
穷愁欲谁知,富贵当自断。
探虎愧吕蒙,思鲈抗张翰。
别来能几时,鬓发暗凋换。
养成杜甫懒,甘作元结漫。
何当遂拂衣,疲马解缰绊。
卜邻大期东,携酒日相看。
不知跬步间,游览有奇观。
因君寄新诗,心目益悽断。
东城俯荻洲,下有鱼鸟乱。
想见江南山,终日对书案。
小立筇杖倚,兀坐葛巾岸。
高情渺云外,竑议涉唐汉。
嗟予衰且老,儿辈逼婚冠。
岂复敢言诗,观诗重增叹。
舂容来大轴,玩味起顽懦。
穷愁欲谁知,富贵当自断。
探虎愧吕蒙,思鲈抗张翰。
别来能几时,鬓发暗凋换。
养成杜甫懒,甘作元结漫。
何当遂拂衣,疲马解缰绊。
卜邻大期东,携酒日相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江湖:指四处漂泊。
亲朋:亲戚朋友。
疏散:关系疏远。
不知:未察觉。
跬步:一小步。
游览:旅行。
奇观:罕见的景象。
心目:内心。
悽断:悲凉、断肠。
东城:东方的城市。
荻洲:芦苇滩。
江南山:江南的山水。
书案:书桌。
筇杖:竹杖。
兀坐:独自坐着。
高情:高尚的情感。
云外:超出尘世。
竑议:宏大的议论。
唐汉:唐朝和汉朝。
衰且老:衰老。
婚冠:成婚的年龄。
岂复:哪里还。
增叹:增添叹息。
大轴:大卷的诗书。
顽懦:愚钝的人。
穷愁:困苦愁苦。
自断:自己决定。
探虎:面对猛虎。
愧吕蒙:惭愧不如吕蒙。
思鲈:怀念鲈鱼。
抗张翰:抗拒张翰的归隐。
别来:分别以来。
凋换:凋零、改变。
杜甫懒:像杜甫那样懒散。
元结漫:元结般的闲适。
拂衣:脱下衣服。
疲马:疲惫的马。
卜邻:选择邻居。
大期:长远的计划。
携酒:带着酒。
日相看:每日相伴。
翻译
我漂泊江湖已十年,亲朋好友渐疏远。未曾察觉间,行程中藏着奇妙景象。
借此机会寄给你新诗,心中思绪越发凄凉。
东城下临芦苇滩,水鸟纷飞鱼儿游荡。
想象江南山水,整日对着书桌案旁。
手持筇杖稍立,独自坐在葛巾岸上。
高尚的情怀超脱云霄,宏论涉及唐朝汉代。
感叹自己衰老,孩子催婚压力大。
哪里还敢提诗,读诗更添感慨。
从容打开大卷,细细品味诗的深意。
困苦愁苦谁能理解,富贵之事自己决定。
面对猛虎心生惭愧,如张翰般向往归隐。
离别至今有多少日子,两鬓已悄悄斑白。
我变得像杜甫般懒散,甘愿如元结般闲适。
何时能潇洒离去,让疲惫的马匹解脱羁绊。
期待在东边择邻而居,每日与友人饮酒共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十年来在江湖漂泊的生活,感慨于朋友渐渐疏远,只能通过寄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如东城之下、荻洲鱼鸟之乐,以及对书案终日的依恋。
诗人在小立间倚靠着筇杖,兀坐于葛巾岸边,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同时,他的内心充满了高远的情感,思绪飘渺至云端,议论唐汉古事。
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情,诗人感慨于自己年迈体衰,儿女们步入婚姻殿堂,而自己又不敢再提及诗词,只能在观赏诗文时增加叹息。舂容来访,带来了新的乐趣和回忆,但穷愁无处诉说,只好告诫自己富贵自守。
探索古人吕蒙、张翰的事迹,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别离之后,又能几时重聚?鬓发早已斑白,时光易逝,令人悲伤。诗人似乎已经养成了杜甫般的懒惰,只愿意随遇而安,无所追求。
最后,他渴望有一天能够遂心拂衣,解开疲惫之马的缰绊,与友人携酒相对,卜邻大期东,共赏自然风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怀,以及对朋友和自然美景深沉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