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满江红(病中书感)赏析

满江红(病中书感)

近现代 · 龙榆生
暗省生平,迷途恨、枉抛心血。
常自感、深深烙印,怎生消灭。
秽骨欲将磨洗净,奇才每自平凡出。
但生憎、岁月不饶人,芳华歇。
雕虫手,那堪说。
颖斤运,心常切。
助琢成伟器,增辉日月。
敌我分明知死所,海天摩荡看生色。
导人群、高举大红旗,长无绝。

词语解释

不饶的意思:◎ 不饶 bùráo[not forgive] 不饶恕,要惩治你要是对她不敬,我可不饶你...

大红的意思:即大功。丧服名。《史记·孝文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很红的颜色。《红楼梦》第三五回:“ 鶯儿 道:‘汗巾子是什么颜色?’ 寳玉 道:‘大红的。’” 茹志鹃 《如愿》:“﹝ 何大妈 ﹞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

雕虫的意思:(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2).指诗文词赋。《...

芳华的意思:亦作“ 芳花 ”。香花。《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折此芳花,举兹轻袖。”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诗:“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明 陈子龙 《上巳城南雨中》诗:“春甸摇芳华,长林縈幽壑。”(1).美好的年华。 闽 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明 文徵明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一:“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清 龚自珍 《洞仙歌》词:“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如...

分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清楚。黑白分明|爱恨分明。(作谓语) (2) (副)明明;显然。他分明来了;怎么没看见。(作状语) [构成]动补式:分〈明 [反义]模糊...

高举的意思:◎ 高举 gāojǔ(1) [raise high]∶高高地拿着扬起高举大旗前进(2) [high-flying]∶高飞,远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3) 也喻指隐居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高举的意思:◎ 高举 gāojǔ(1) [raise high]∶高高地拿着扬起高举大旗前进(2) [high-flying]∶高飞,远去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楚辞·宋玉·九辩》(3) 也喻指隐居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晋· 陶渊明《桃花源诗》...

红旗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红旗飘飘。(作主语) (2) (名)基本义:奖励优胜者的红色旗子。 (3) (名)基本义:比喻先进的。红旗单位。(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红(旗...

烙印的意思:[释义](名)在牲畜或器物上烫的火印,作为标记,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构成]偏正式:烙(印 [例句]留下深刻的烙印。(作宾语)...

迷途的意思:[释义](1) (动)迷失道路。 (2) (名)错误的道路。 [构成]偏正式:迷(途 [例句]走上 迷途。(作宾语)...

明知的意思:◎ 明知 míngzhī[be fully aware;know perfectly well] 知道得很清楚明知故问...

磨洗的意思:磨擦冲洗。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至二十六日,密封题东西舘诸户阁廨处磨洗,以文簿器物料付 何文幸 。” 唐 杜牧 《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 巴金 《关于<家>》:“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

摩荡的意思:见“ 摩盪 ”。亦作“ 摩荡 ”。1.谓相切摩而变化。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盪。” 孔颖达 疏:“阳刚而阴柔,故刚柔共相切摩更递变化也。”《朱子语类》卷七四:“每一卦生八卦,故谓之摩盪。”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初讲城南茶院时,诸老先生传科举旧学,摩荡鼓舞,受教者无异辞。”(2).指摩擦振荡。《宋史·太祖纪一》:“﹝ 太祖 ﹞次 陈桥驛 ,军中知异者 苗训 引门吏 楚昭辅 视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冬十月,有两日相击...

那堪的意思:(1).怎堪;怎能禁受。 唐 李端 《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 张先 《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明 韩洽 《铁马》诗:“那堪簷宇下,又作战场声。”(2).犹言兼之;何况。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

平凡的意思:[释义](形)平常,不希奇。 [构成]并列式:平+凡 [例句]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作定语)[反义]非凡、杰出、伟大、特殊...

奇才的意思:◎ 奇才 qícái[whiz] 通常在某一方面很内行或很有才干的人数学方面的一个奇才◎ 奇才 qícái[great talent] 杰出的才能...

饶人的意思:宽容人;让人。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对酒追欢莫负春,春光归去可饶人?”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谚语》:“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第五场:“看,看,一句不饶人!”...

人群的意思:◎ 人群 rénqún(1) [crowd;throng]∶成群的人人群渐渐离去(2) [multitude]∶指平民、公众...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深深的意思:◎ 深深 shēnshēn(1) [deep;keen]∶形容程度深或强烈在深深的痛苦中(2) [far]∶指进入的距离远把桩深深打进地下...

生憎的意思:最恨;偏恨。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鸞,好取门帘帖双燕。”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緑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覰。” 清 赵翼 《秋燕》诗:“生憎燕子炎凉甚,春便飞来秋便归。” 陈子范 《有感》诗:“自笑惊弓如野鸟,生憎逐臭是青蝇。”...

生色的意思:◎ 生色 shēngsè(1) [color]∶用单一颜色介质产生多种颜色的效果(2) [grace]∶增添光彩要是在过去,现在每年的发现足以使整个世纪生色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风景谈》(3) [improvement]∶起色略有生色(4) [bright]∶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生平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死所的意思:...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伟器的意思:◎ 伟器 wěiqì[talent]能胜任大事的人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后汉书·黄允传》...

无绝的意思:不断;不尽。《礼记·文王世子》:“骨肉之亲,无絶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 王夫之 通释:“祀典不废,长得事神。”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漏盈兮漏虚,长无絶兮芬芳。”...

洗净的意思:◎ 洗净 xǐjìng[wash clean] 把衣物、器物清洗干净把这条尼龙裤洗净...

消灭的意思:◎ 消灭 xiāomiè(1) [perish;die out]∶消失;灭亡(2) [annihilate;eliminate;exterminate;wipe out]∶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心血的意思:◎ 心血 xīnxuè(1) [the heart blood]∶心头的血(2) [expense]∶为取得某种利益或结果而消耗的东西(3) [painstaking care (or effort)]∶心思和精力...

怎生的意思:◎ 怎生 zěnshēng(1) [how;what]∶怎样;怎么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2) [must]∶务必;无论如何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

增辉的意思:(1).增添光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九:“是以淮月稟水,不能加凉;晞日引火,不必增辉。” 唐 张说 《咏尘》诗:“裨山期益峻,照日幸增辉。”(2).谓使增光辉。《隋书·礼仪志一》:“至於增辉风俗,广树隄防,非礼威严,亦何以尚!”...

雕虫手的意思:指擅长诗文的人。 朱祖谋 《望江南》词:“雕虫手,千古亦才难。”参见“ 雕虫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