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奉诏涨曲江池
唐 · 黄滔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注释
地脉:地下脉络。寒来浅:在寒冬中显得稀薄。
恩波:恩泽。
住后新:消退后焕然一新。
诸派水:各条溪流。
大都春:京城春天。
幽咽:低沉的声音。
疏通处:幽深之处。
清泠:清澈。
迸入辰:溅入星辰。
杏岸:杏花盛开的河岸。
楼津:楼台的倒影。
沙没:沙滩淹没。
行径:道路。
恣跃鳞:鱼儿跳跃。
舟楫便:舟船的便利。
济川人:渡河的人。
翻译
地下的脉络在寒冬中显得稀薄,恩泽消退后,一切都焕然一新。引导各条溪流汇聚,特别储存起京城春天的气息。
水流在幽深之处发出低沉的声音,清澈的水花溅入星辰之间。
水势逐渐平稳,漫过杏花盛开的河岸,反射着楼台的倒影。
沙滩淹没,道路变得模糊,广阔的水域让鱼儿自由跳跃。
我希望能借助舟船的便利,与渡河的人一同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水泛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地气渐暖和水波逐渐平息的场景。“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则是说诗人如何巧妙地引导各处之水汇聚起来,以迎接新的一季。这里,“别贮大都春”可能暗指水库的蓄洪作用,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两句,则描写了江水在曲折之处缓缓流动,最终汇入更宽广的水域。这不仅是景物的写照,更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扩展与开阔。接下来的“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则描绘出河岸线条逐渐平坦,与远处建筑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两句中,“沙没迷行径”可能是指水势对陆地的侵蚀与改变,而“洲宽恣跃鳞”则表现了江中的小洲因水涨而显露,鱼儿在宽阔的水域中自由跳跃。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乘坐简易的小船,与流水相伴,帮助沿江的人们渡过难关。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自信,更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