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次女素丝作二首(其二)
清 · 章元治
敬戒毋违母命之,阿翁庭训寓新诗。
堂前萱草忧宜解,衣里芦花冷要知。
内则一篇常诵习,大家七诫莫忘遗。
百年好合从今始,不比深闺作女时。
堂前萱草忧宜解,衣里芦花冷要知。
内则一篇常诵习,大家七诫莫忘遗。
百年好合从今始,不比深闺作女时。
鉴赏
这首诗《嫁次女素丝作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章元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女儿出嫁的教诲与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教导女儿在婚姻生活中应遵循的美德与原则。
首句“敬戒毋违母命之”,开篇即强调了尊重母亲教诲的重要性,告诫女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母亲的意愿与教诲。接下来,“阿翁庭训寓新诗”一句,将父亲的教诲比作新的诗歌,寓意深刻,强调了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
“堂前萱草忧宜解,衣里芦花冷要知”两句,以萱草和芦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家庭中的温馨与关怀。萱草常被用来象征母亲的慈爱,而芦花则以其柔软和温暖,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这两句诗提醒女儿,在家庭中应学会理解与关爱,无论是母亲的忧愁还是父亲的关怀,都需要用心去感受和回应。
“内则一篇常诵习,大家七诫莫忘遗”强调了学习与遵守家规家训的重要性。内则,古代指家庭内部的礼仪规范,此处指女儿应经常温习家中的规矩,铭记并实践大家共同制定的七条诫命。
最后,“百年好合从今始,不比深闺作女时”表达了对女儿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从今开始,女儿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与丈夫携手共度一生。这与过去作为深闺之女的生活截然不同,预示着新的责任与幸福的开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体现了对女儿出嫁的深情嘱托,也蕴含了深厚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