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秋夜,与李子沧萍、张子友鹤,观月社园。忆去年中秋与诸贞壮、黄元白同饮于此,李、张二子亦与焉。贞壮、元白后先南归,惟二子尚相从不去。又朝来始得唐天如兵间书,知其仍在人世,伤乱怀远,一时交集。张子为余援琴奏“捣衣之操”,诗以写之赏析

中秋夜,与李子沧萍、张子友鹤,观月社园。忆去年中秋与诸贞壮、黄元白同饮于此,李、张二子亦与焉。贞壮、元白后先南归,惟二子尚相从不去。又朝来始得唐天如兵间书,知其仍在人世,伤乱怀远,一时交集。张子为余援琴奏“捣衣之操”,诗以写之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不知北月同南月,可亦如人各一天。
晚托后生余客老,乱思来日岁连年。
辞风别叶交相弃,绕树飞乌却复前。
似此悲怀向谁说,更堪重听捣衣篇。

注释

北月:指北方的月亮。
南月:指南方的月亮。
后生:年轻人。
客老:过客般的老人。
捣衣篇:古诗文中常用来形容妇人洗衣的场景,此处象征思念之情。

翻译

不知道北方的月亮是否像南方的月亮一样,各自照耀在不同的天空。
夜晚,年轻人代替我这样的老人成为过客,纷乱的思绪预示着未来的岁月接连不断。
告别的话语和凋零的树叶相互抛弃,鸟儿绕树飞翔,却又折返向前。
如此悲伤的心情向谁倾诉呢?更何况还要再次听到捣衣的声音,勾起更多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与友人共赏月色,回忆起去年的欢聚时光,感叹友人离散和时局动荡。诗人运用了月亮南北各异的意象,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距离的遥远。他感到岁月匆匆,自己老去,而昔日好友相继离去,唯有李、张二人陪伴在侧。听到张子弹奏的“捣衣之操”,勾起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战乱的忧虑。

"晚托后生余客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晚年的自己如同客人般孤独;"辞风别叶交相弃",借落叶飘零比喻友人分散;"绕树飞乌却复前",乌鸦绕树飞翔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不宁。最后,诗人抒发了无人倾诉的悲怀,以及听到捣衣曲时的更深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人事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