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诗(其十二)
宋 · 喻汝砺
支策翳然林水间,萧疏神韵淡风烟。
沧浪亭畔各分手,杜宇声中恰一年。
自昔风人裁一骨,于今扪膝亦么弦。
试看堂上百千海,馀子浮沤却未全。
沧浪亭畔各分手,杜宇声中恰一年。
自昔风人裁一骨,于今扪膝亦么弦。
试看堂上百千海,馀子浮沤却未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喻汝砺以“支策翳然林水间”开篇,巧妙地将行走于山林水间的隐士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萧疏神韵淡风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人物的高洁气质,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界。
“沧浪亭畔各分手,杜宇声中恰一年”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界的元素,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沧浪亭作为古代文人雅集之地,此处分手,暗含着离别之意;而杜宇(即杜鹃)的啼鸣,以其哀怨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自昔风人裁一骨,于今扪膝亦么弦”则转入对历史与传统的追思。风人,指古代善于言辞的文人,这里借指前人的智慧与精神遗产。诗人通过“一骨”与“么弦”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精神追求的思考。
最后,“试看堂上百千海,馀子浮沤却未全”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百千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可能,而“馀子浮沤”则比喻那些未能达到真正深度与广度的追求者。整句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超越和精神境界提升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更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精神追求的深邃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