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呈诸友
宋末元初 · 黄庚
寂寞茅檐下,穷居更待时。
吾侪贫可忍,馀子俗难医。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
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
吾侪贫可忍,馀子俗难医。
风月最宜酒,江山多是诗。
广文无郑老,谁与共襟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茅檐:简陋的房屋。穷居:贫困的生活。
更待时:继续等待合适的时机。
吾侪:我们这些人。
贫可忍:贫穷可以忍受。
馀子:其他人。
俗难医:世俗之人的毛病难以治愈。
风月:自然景色,如风和月亮。
宜酒:适合用来饮酒作乐。
江山:山河风景。
多是诗:常常成为诗歌的主题。
广文:泛指文人或教书先生。
郑老:可能指代某位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共襟期:共享胸怀,志同道合。
翻译
在那寂静的茅屋檐下,我孤独地等待着时机。虽然我们贫穷,但能忍受,只是那些世俗之人难以救治。
清风明月最适合饮酒,壮丽山河常常激发诗篇。
这里没有像郑老那样的朋友,谁能和我共享胸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清静的茅檐下独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贫困生活的淡然和对风月江山的热爱。他自嘲为贫穷之人,认为世俗之人的毛病难以治愈,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沉沦,反而借酒助兴,以诗抒怀。他遗憾地感慨没有像郑老那样的知己可以共享志趣。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知音的渴望,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