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监中暮归赏析

监中暮归

元 · 张翥
扶桑铜柱若为标,南望兵氛久未销。
秋水涨河初放鳄,晚烟笼树尽鸣枭。
枕戈未睹栖于越,舞羽曾闻格有苗。
河北诸侯总戎翰,好宣忠力佐皇朝。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监中暮归》,是元代诗人张翥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南方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对忠诚报国的向往。首句“扶桑铜柱若为标”暗指南方的边防线,暗示了战事的严峻;“南望兵氛久未销”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持久和烽火未息。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秋天河水上涨、鳄鱼出没,以及傍晚时分枭鸟哀鸣的凄凉景象,寓言战乱带来的不安。

诗人感慨自己“枕戈未睹栖于越”,表达了未能亲自上阵平定战乱的遗憾,同时也提及“舞羽曾闻格有苗”,回忆过去的征伐胜利,暗示自己渴望再次建功立业。最后两句“河北诸侯总戎翰,好宣忠力佐皇朝”寄希望于北方的诸侯将领能团结一心,发挥军事才能,为朝廷效力,维护国家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又有对忠勇报国的呼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