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
宋 · 范成大
堕地锦绷茁,解衣温玉姿。
来偿食竹债,大胜伏雌炊。
少日羹藜子,老来煨芋师。
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来偿食竹债,大胜伏雌炊。
少日羹藜子,老来煨芋师。
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堕地:出生。锦绷:锦缎般的皮肤。
茁:初生、成长。
温玉姿:温润如玉的肌肤。
偿:偿还。
食竹债:比喻对竹子的感恩或承诺。
伏雌炊:比喻烹煮雌鸟的肉。
羹藜子:藜藿汤,形容贫穷时的食物。
煨芋师:烤芋头,可能指简朴的饮食。
异味:特别的味道。
指动:手指的动作。
先知:预知、辨别。
翻译
初生的锦缎般婴儿,肌肤如温润的美玉。他来偿还吃竹子的恩情,这比煮熟雌鸟的肉更美味。
年轻时以藜藿为食,年老后则以烤芋为食。
品尝美食时,他的手指轻轻一动,就能辨识出佳肴的独特风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诗中描述了收到朋友李叔玠赠送的竹笋后的喜悦之情。"堕地锦绷茁"形象地写出竹笋破土而出,犹如锦缎般生机盎然;"解衣温玉姿"则形容竹笋洁白如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诗人感激地提到,这些竹笋将用来偿还早年吃竹子的"食竹债",并表示这比平时的饮食更为珍贵,"大胜伏雌炊"暗示其美味超过寻常烹饪。
"少日羹藜子"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藜子为粗粮,与竹笋形成对比,更显竹笋的难得;"老来煨芋师"则以老来享用竹笋比喻生活中的改善和乐趣。最后两句"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期待和品尝时的敏感,还未尝到,仅凭手指触碰就能感知其美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对美食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