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用章宪副
明 · 薛瑄
每从青济忆同官,祗隔沧溟一水宽。
我捧天书行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
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我捧天书行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
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寄王用章宪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敬仰之情。首句“每从青济忆同官”,点明了诗人常常回忆起与友人共事的情景,青济可能是指二人共同工作或生活的地方。接着,“祗隔沧溟一水宽”一句,通过描绘大海与友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了虽有物理上的阻隔,但情感却并未因此而淡薄。
“我捧天书行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各自肩负重任,分别在广阔的天地间履行职责的情景。“天书”象征着朝廷的旨意或使命,“宪节”则是指官员行使权力的标志,这里暗含了对友人公正执法、恪尽职守的赞美。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在处理政务和维护边疆安全时的卓越表现。封章入奏表明友人敢于直言,为国家利益不畏权贵;“骢马巡边”则暗示其勇猛果敢,震慑敌人,保护边疆安宁。
最后,“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以双剑有光象征友人光明磊落的品质,即使在夜晚也光芒四射,寓意其道德风范永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暂时抽身,处理个人事务的期待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