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司封知登州
宋 · 梅尧臣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驾言:驾车出行。夷门:古代城市的一个门。
守:守卫。
牟城:地名。
沧海:苍茫的大海。
厌:厌倦,不觉得。
海市:海市蜃楼。
空虚:空荡无人。
隐见:时隐时现。
纵横:交错往来。
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昨日:昨天。
闻:听说。
行:出行。
农耕:农业劳动。
卜:预测。
阴晴:天气好坏。
翻译
驾车从夷门出发,东方守卫着牟城。牟城坐落在苍茫大海边,不觉得风浪声嘈杂。
海市蜃楼偶尔可见,街巷房屋显得空荡荡。
车辆和马匹时隐时现,人们来往穿梭无常。
变幻莫测如此,怎能说没有仙岛蓬莱呢。
昨天听说您讲述,今天又听说您出行。
您出行是为了劝导农耕,以此预测天气的阴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朱司封知登州》,以送别友人朱司封前往登州任职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的海景和民生的关注。首句“驾言发夷门”描绘了友人启程的情景,从夷门出发,暗示旅程的开始。接下来,“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写出了登州地理位置的独特,临近大海,即使风浪声不断,也显得自然而不厌烦。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通过海市蜃楼的景象,寓言般地展现了登州的奇幻与神秘,而“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则描绘了城市中的繁忙与活力。诗人感叹这里的变幻莫测,不禁联想到传说中的仙境蓬瀛,暗示登州可能隐藏着超凡的魅力。
最后两句“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去登州的期待和关注,希望他能运用自己的才能劝导农耕,甚至预测天气,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深深关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寓了对地方治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