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寓言六首(其二)赏析

寓言六首(其二)

宋 · 王安石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馀祸及生民。

注释

小夫:指地位低微的人。
谨:谨慎地。
利害:利益得失。
义与仁:道德和仁义。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的贤人。
岂:难道。
此人:这样的人。
才:才能。
莛芒:细小的草茎,比喻才能微弱。
势:力量。
万钧:极言力量之大,一钧等于300斤。
求多:贪求过多。
卒:最终。
自困:陷入困境。
馀祸:遗留的灾祸。
生民:百姓。

翻译

小人物只看重利益,不顾道德和仁义。
阅读书籍时怀疑古人如伯夷和叔齐是否存在。
他们的才能微不足道,但欲望却极其强烈。
追求过多最终会让自己陷入困境,遗留的灾祸还会殃及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收录在他的《寓言六首》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讽刺和批评小人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小人只图个人利益,不顾道义与仁德的本质。

“小夫谨利害”直指那些只关心个人微小利益的人,“不讲义与仁”则强调他们的行为背离了正义和仁爱。接下来的“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人性的困惑和否定,他们即便读过书,也无法理解古圣先贤之道,反而质疑是否真有这样的人存在。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则是对小人的才能与野心进行讽刺,一方面他们的才能微不足道,如同稻穗上的细毛;另一方面,他们却有着远大的野心,想要达到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两句“求多卒自困,馀祸及生民”指出这种人虽然贪图更多,但最终往往是自食其果,陷入困境,同时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灾难。

王安石通过这组诗句,以讽刺的方式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他人福祉的小人行为,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关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