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听胡琴
斜风欲到,野茅先动,忽成凛诡。
急抖弯弓,遽揉劲索,戛然中止。
转轻斜颈首,微开眼睫,方欲断,又低起。
却叹谁家绝匠,作无端、浸回人意。
萧萧逸客,吁嘻俯仰,合如亲寄。
待问操家,依迷底事?了无回理。
到声沉犹自,停杯侧帽,揩盈盈泪。
词语解释
侧帽的意思:斜戴帽子。《周书·独孤信传》:“在 秦州 ,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 信 而侧帽焉。”后以谓洒脱不羁的装束。 宋 陈师道 《南乡子》词:“侧帽独行斜照里,颼颼,卷地风前更掉头。” 刘国钧 《并游侠行》:“疲驴侧帽傲王侯,万金三却权门聘。”...
待问的意思:等候叩问。《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周书·李贤传》:“夫人各有志, 贤 岂能彊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唐 马戴 《下第寄友人》诗:“ 金门 君待问,石室我思归。”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序》:“所以四海九州强学待问者,咸沐菁莪之雅化。”...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戛然的意思:亦作“戞然”。1.象声词。 唐 白居易 《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孤鹤﹞戞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红蜥蜴》:“家人共聚一室,闻风声汹汹,窗櫺戛然,疑即有覆压之患。”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三更后,戛然有声,急篝火照视,得一斑貍。”(2).声音忽然停止貌。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但见香烟裊篆,花朵摇荡,戛然曲终。” 丁玲 《母亲》四:“花刚刚一传到 于敏芝 手中,鼓便戛然的一下停住了。”(3).指事情突然中止。...
开眼的意思:[释义](动)看到美好的或新奇珍贵的事物,增加了见识。 [构成]动宾式:开|眼 [例句]快把那几幅名画拿出来;让大家开眼。(作谓语)[同音]开演...
了无的意思: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亲寄的意思:亲近倚重。《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 泰始 初,四方逆命, 休仁 亲当矢石,大勋克建,任总百揆,亲寄甚隆,四方辐凑。”...
人意的意思:◎ 人意 rényì[wish] 人的意愿、情绪不满人意...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停杯的意思:谓停止饮酒。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隋 杨素 《赠薛内史》诗:“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唐 白居易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舟上》诗:“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
偷声的意思:(1). 唐 宋 词曲术语。 唐 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声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 唐 张志和 《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篛笠,绿蓑衣”, 刘禹锡 《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 宋 杨无咎 《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兄弟工谱曲,减字偷声皆乐録。”又古人依谱填词,虽有一定格式,但在声腔上仍可自由伸缩。...
弯弓的意思:(1).挽弓;拉弓。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唐 崔融 《拟古》诗:“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明 李梦阳 《豆莝行》:“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2).谓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初, 舒 为县尉,坐手杀人停废, 无尽 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尔,士论恶之……弯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酒肉弟兄千箇有,...
无端的意思:[释义](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构成]动宾式:无|端 [例句]他总是无端猜疑。(作状语)...
先动的意思:首先举事。《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眼睫的意思:眼睫毛。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无令一眼睫许,坏人佳思。”...
逸客的意思:超逸高雅的客人。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少留逸客,塞雁飞鸣。” 明 唐顺之 《法慕庵六十暟之父》诗:“逸客閒相过,机心老更疎。” 明 李贽 《又观梅》诗:“ 金陵 有逸客,特地看花来。”...
盈盈的意思:◎ 盈盈 yíngyíng(1) [limpid]∶形容清澈春水盈盈(2) [good manners]∶形容举止、仪态美好盈盈顾盼(3) [plentiful]∶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喜气盈盈(4) [lissom]∶形容动作轻盈盈盈起舞(5) [fifteen years old]∶十五岁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犹自的意思:◎ 犹自 yóuzì[even] 尚,尚自现在提起那件事,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吁嘻的意思:感叹。 宋 欧阳修 《获麟赠姚闢先辈》诗:“戒我以勉子,临文但吁嘻。”...
中止的意思:◎ 中止 zhōngzhǐ[break;interrupt;discontinue] 半途停止中止正常的电视节目加进一段新的重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