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本国人写得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赏析

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本国人写得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

唐 · 徐夤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
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
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注释

折桂:古代科举考试中得高第的比喻,象征功名。
月中:指月亮,象征高洁。
闽山:福建省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文化或智慧的源泉。
雕虫:微不足道的学问,自谦之词。
金翠书屏:贵重的装饰品,也指显赫的地位或才华展示的场所。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比喻地位低微但有见识的人。
郯子:春秋时期鲁国的贤者,孔子的学生。
孔圣:对孔子的尊称,圣人。
繇余:古代贤臣,曾劝诫秦穆公修德。
秦宫:秦国的宫殿,代表权力中心。
大国金门士:大国的才子,指有权势国家的精英。
振素风:保持清白的节操,回归淳朴的风气。

翻译

何时才能折取月中的桂花,闽山之灵向我询问雕虫小技。
你是否愿意在镶嵌金翠的屏风上留下墨迹,又有谁能像农夫一样每日勤奋东奔西走。
昔日郯子曾被孔子接见,繇余也曾讽喻秦宫以谏言。
唉,大国的才子们,又有几人能坚守清白的节操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岽的作品,名为《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念旧友、感慨时事变迁的诗篇。

"折桂何年下月中,闽山来问我雕虫。"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月明之夜,思绪纷飞,朋友从远方的闽山而来,询问诗人的近况。这里的“雕虫”可能是指诗人自谦为不才之辈,或许是指某种特定的书籍或知识。

"肯销金翠书屏上,谁把刍荛过日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留恋。他将珍贵的书籍装饰在屏风上,而那些平凡却又不被人注意的事物,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当前时代的不满。“郯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郯子,而“孔圣”自然是指孔子。这里暗示诗人希望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出现在当世。

"嗟嗟大国金门士,几个人能振素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和对于真正能够保持纯洁品行之士的怀疑。在“大国”中,有多少人能够像古代的贤人那样保持清白的品德呢?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以及对理想人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