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武馆游眺
唐 · 韦应物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州民: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民众。礼让:遵守礼仪,互相谦让。
讼简:诉讼案件少。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高亭:高大的亭子。
古地:历史悠久的地方。
粳稻:一种水稻品种。
田畴:耕种的田地。
仰恩:感激上级或皇上的恩德。
政拙:自谦执政能力不强。
念劳:惦念百姓的辛劳。
岁收:一年的收成。
澹泊:淡泊宁静。
风景晏:晚景平静。
缭绕:环绕。
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
节往:时光流逝。
恻恻:悲伤。
天高:天空高远。
思悠悠:思绪遥远。
嘉宾:尊贵的客人。
云集:聚集。
芳樽:美酒。
淹留:停留,逗留。
希:期望。
习池:指汉代习郁的池苑,代指优美的园林。
驻:停留。
鸣驺: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鸣笛马车。
翻译
百姓懂得礼让,诉讼稀少我得以闲适游玩。高亭倚靠在古老的土地上,山川映衬着深秋的景色。
此时粳稻已成熟,向西望去满眼都是田野。
感慨自己执政能力不足,但想到能给百姓带来丰收的喜悦而感到欣慰。
淡泊的风景在黄昏中宁静,环绕的云树显得幽深。
时光流逝心中充满忧伤,仰望高天思绪飘渺无边。
有幸嘉宾们聚集一堂,美好的酒宴才刚开始停留。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欣赏美景,暂时让马车停留,享受片刻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开篇"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表明作者所处之地,人们懂得礼仪,官司简单,不必奔波,因此能够逍遥自在地游历。这反映出一个社会秩序井然、民风淳厚的美好景象。
接着"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则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是一座依据古老遗址而建的高台,四周是连绵的山川,而现在正值傍晚时分,秋天的景色。这样的景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写的是农事,稻子成熟时节,作者向西眺望,那绵密的田野一片金黄,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农业丰收的喜悦。
在"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中,作者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感到自己的政绩平平,对辛勤工作的农民心存感激,因为年岁已暮,而收成丰厚。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继续描写自然景色,晚风轻拂,景致淡雅,云雾缭绕于树木之间,这是对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面对辽阔苍穹之境,心中所产生的悠长思绪。
最后两句"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则是希望佳宾能够在这美好的聚会中停留,从而享受池塘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能长久地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即使只是短暂的驻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平和、宁静而又充满美好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