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晓渡瓜洲赏析

晓渡瓜洲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夜泊金山下,晓渡瓜洲口。
枕边闻橹声,蒲牢尚遥吼。
起望大江中,雾气亘八九。
日出远溆明,水城见如斗。
溯流舟忘迟,近港觉行久。
渐看帆樯聚,舟人互呼友。
风色招大旗,霜痕入江柳。
回望金焦山,青青辨还否。
行人喜踰险,鱼市趁沽酒。
扬州咫尺间,舣舟亭午后。

鉴赏

此诗《晓渡瓜洲》描绘了诗人清晨从金山下出发,渡过瓜洲口的所见所感。开篇“夜泊金山下,晓渡瓜洲口”点明行程,夜泊金山,晨起渡河,时间与地点的转换勾勒出行旅的节奏。接着“枕边闻橹声,蒲牢尚遥吼”以听觉描绘,橹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蒲牢的吼声虽远,却也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壮阔。

“起望大江中,雾气亘八九”写出了雾气弥漫的江面景象,雾气横贯八九里,既显出江面的辽阔,又营造了一种朦胧美。随后“日出远溆明,水城见如斗”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照耀下的江面与水城,如同斗般大小,形象地展现了水城的规模与日出的壮丽。

“溯流舟忘迟,近港觉行久”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逆流而上的舟行速度之慢与接近港口时感觉时间之长,细腻地刻画了行船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接下来“渐看帆樯聚,舟人互呼友”描绘了船只逐渐聚集,舟人们相互呼唤的情景,体现了旅途中的交流与温暖。

“风色招大旗,霜痕入江柳”通过风、旗、霜、柳等元素,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动态美,风中招展的大旗,霜痕在江柳上留下痕迹,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最后“回望金焦山,青青辨还否”表达了诗人回望金山、焦山时的思绪,青翠的山色是否依旧,引发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行人喜踰险,鱼市趁沽酒”描绘了渡河后行人的喜悦与鱼市的热闹,人们越过险阻后的轻松心情和鱼市的繁忙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扬州咫尺间,舣舟亭午后”则点明目的地扬州,以及到达后的场景,表达了对扬州的期待与抵达后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渡河旅程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活动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幅生动的行旅画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