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水行
清 · 厉同勋
南风连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头起。
村村打鼓防水来,城外忽添三尺水。
水汹汹,哀吾农。
高田束手已无策,须臾又作蛟龙宫。
我来城边望,四野阴凄凄。
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栖。
残阳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终不保。
有家还比无家愁,有田转羡无田好。
吁嗟乎!此日之灾更切肤,民隐不达将溃疽。
县官恐,跄踉趋。
请蠲议赈语郡守,郡守不问民其鱼。
越日郡守来,云是亲勘灾。
茫茫大水不得进,高田低田安在哉!君不见,大江边,惨呼天。
弃儿为蛇食,卖儿不值钱。
挈老携幼饿且死,十里五里无人烟。
生年三十五,读书亦荷补。
况今手无尺寸柄,未得与尔诉冤苦。
侧闻灾簿上有司,见之忍使将流离?民兮民兮听吾语,圣朝宽大尔所知。
村村打鼓防水来,城外忽添三尺水。
水汹汹,哀吾农。
高田束手已无策,须臾又作蛟龙宫。
我来城边望,四野阴凄凄。
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栖。
残阳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终不保。
有家还比无家愁,有田转羡无田好。
吁嗟乎!此日之灾更切肤,民隐不达将溃疽。
县官恐,跄踉趋。
请蠲议赈语郡守,郡守不问民其鱼。
越日郡守来,云是亲勘灾。
茫茫大水不得进,高田低田安在哉!君不见,大江边,惨呼天。
弃儿为蛇食,卖儿不值钱。
挈老携幼饿且死,十里五里无人烟。
生年三十五,读书亦荷补。
况今手无尺寸柄,未得与尔诉冤苦。
侧闻灾簿上有司,见之忍使将流离?民兮民兮听吾语,圣朝宽大尔所知。
鉴赏
这首清代厉同勋的《后大水行》描绘了洪水肆虐时农村的惨状。诗人以南风怒号、江潮翻滚开篇,渲染出紧张的气氛。村民们敲鼓预警,然而水势凶猛,田地被淹,农民们束手无策,家园瞬间化为水下世界。诗人亲眼目睹四野荒凉,房屋倒塌,人们流离失所,甚至到了骨肉相残的地步。
诗中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指出官员们面对灾情反应迟钝,未能及时减免赋税或实施救济。洪水过后,大江边的惨状触目惊心,儿童被饿死,卖儿也无法换得温饱。诗人自述虽曾读书有望,但如今无权无势,无法替百姓发声。他呼吁官府体恤民情,指出朝廷应展现出宽大为怀的仁政。
整首诗情感沉痛,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苦难,以及对公正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