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汪廷俊见示喜雨和篇次韵答之二首(其二)赏析

汪廷俊见示喜雨和篇次韵答之二首(其二)

宋 · 李纲
悯旱遥将精意通,秋霖霶霈仰旻穹。
山川增焕家家好,黍稷方华物物丰。
得句自应髭变白,举觞何惜颊潮红。
他时倘会风云便,肯倒长瓢学卫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汪廷俊见示喜雨和篇次韵答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久旱之后喜迎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因雨水而生机勃勃的感慨。

首联“悯旱遥将精意通,秋霖霶霈仰旻穹”,诗人以“悯旱”开篇,表达了对干旱的深切忧虑,随后通过“精意通”描绘了人们在天降甘霖时的虔诚与期待,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

颔联“山川增焕家家好,黍稷方华物物丰”,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雨水滋润后山川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黍稷等农作物也迎来了生长的黄金时期,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物阜民丰的画面。

颈联“得句自应髭变白,举觞何惜颊潮红”,诗人以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创作灵感来临时的激动心情,即使须发变白也在所不惜。同时,通过“举觞”这一动作,展现了人们在庆祝喜雨时的欢愉氛围,脸颊泛红更添了几分醉意与喜悦。

尾联“他时倘会风云便,肯倒长瓢学卫公”,诗人展望未来,如果有机会遇到更好的时机,愿意效仿古代贤臣卫公,以更大的热情和行动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抱有的美好愿望,也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抒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与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