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严道篇赏析

严道篇

清 · 金朝觐
自我来严道,悠悠已易年。
土风能渐悉,治理未精研。
此境当冲邑,无时不畏天。
疲繁虽暂济,凋敝尚如前。
署有栽花地,囊空饮马钱。
舂粮无隔宿,货贝少流泉。
官苦终思去,民穷实可怜。
山溪馀瘠土,风雨薄良田。
终岁餐芋麦,谋生任臂肩。
文风供笔墨,商力困铜铅。
易市童妪集,携赀子母权。
绅衿参典吏,户口匿粮烟。
翻恨流民夥,能令旧俗湮。
多财争入赘,新寡互垂涎。
为后将亲背,招夫以贿迁。
不知分族类,奚自辨媸妍。
所习原偷薄,其情乃吝悭。
锱铢甘刃蹈,睚眦竟躯捐。
弱肉资强食,锄根复蔓延。
多方勤诰诫,何计策安全。
德教殊滋愧,刑求讵足贤。
迂儒无实用,循吏不多传。
但望消尤怨,先期免过愆。
升沈焉有定,出处岂徒然。
云气溶溶聚,江声滚滚连。
家山千万里,飞梦过幽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道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当地社会的贫困与治理的困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严道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

首句“自我来严道,悠悠已易年”点明了时间跨度,暗示了作者在此地的长期服务。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绘了严道的社会面貌:土风渐悉而治理未精研,表明了地方风俗虽被了解,但治理方法尚未得当;冲邑之地,无时不畏天,反映了当地环境的险恶和人民生活的艰难;疲繁虽暂济,凋敝尚如前,揭示了治理效果有限,贫困依旧。

诗中还提到了经济活动的困难,如署有栽花地却难以维持,囊空饮马钱,反映出资源匮乏和经济压力;舂粮无隔宿,货贝少流泉,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物资的短缺和交易的不易。官苦终思去,民穷实可怜,表达了对官员和百姓处境的同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严道的地理条件,山溪馀瘠土,风雨薄良田,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终岁餐芋麦,谋生任臂肩,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艰辛;文风供笔墨,商力困铜铅,反映了文化与商业的局限性。

诗中还触及到社会风气的问题,如绅衿参典吏,户口匿粮烟,揭示了官场腐败和户籍管理混乱;翻恨流民夥,能令旧俗湮,表达了对人口流动和传统习俗衰败的担忧;多财争入赘,新寡互垂涎,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为后将亲背,招夫以贿迁,揭示了家庭关系的复杂和婚姻市场的不公;不知分族类,奚自辨媸妍,表达了对社会分层和道德标准模糊的感慨;锱铢甘刃蹈,睚眦竟躯捐,描绘了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弱肉资强食,锄根复蔓延,揭示了社会竞争的残酷。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改善现状的期望,但同时也认识到改变之难,无论是通过道德教化还是法律手段。他反思了儒家学者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以及好官的稀缺。诗中还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严道地区社会的贫困、治理的挑战、道德的沦丧以及人民的苦难,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