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台抨不行有感(其二)
明 · 王世贞
当时诤臣论,夫岂谤书函。
执政宽相假,流言转自惭。
本应呼第五,不合受朝三。
遂我初衣后,秋风农圃谙。
执政宽相假,流言转自惭。
本应呼第五,不合受朝三。
遂我初衣后,秋风农圃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闻台抨不行有感(其二)》。诗中表达了对直言进谏的忠臣的敬佩和对自身未能积极进言的反思。"当时诤臣论",体现了诗人对敢于直言的忠臣的赞扬,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发表真知灼见。"夫岂谤书函",暗示那些批评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
"执政宽相假",反映出朝廷对忠直言论的宽容态度,即使受到指责也能得到一定的理解。然而,诗人自责"流言转自惭",表示自己面对类似情况时,未能像那些忠臣一样挺身而出,反而让流言蜚语使自己感到惭愧。
"本应呼第五,不合受朝三",这里的"第五"可能是指五品官职,诗人暗指自己本应有勇气站出来,但实际行为却显得过于谨慎,没有充分履行作为官员的责任。"不合受朝三",意为自己在朝堂上表现得不够坚定。
最后两句"遂我初衣后,秋风农圃谙",诗人以秋天农事为例,表达出自己在经历了这些反思后,明白应该回归初心,如同农人熟悉季节更迭,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不再仅仅满足于旁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公正直言的崇尚和对自己未能尽责的自责,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和自我警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