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井沈城
清 · 周凯
泗州没微桑,鄂州没洞庭。
沧桑几变易,何况东海溟。
虎井屿前有沈城,风狂浪涌无影形。
秋水澄澈波渊渟,渔人下视见星星,女墙雉堞高伶俜。
约略红毛城大小,殷红砖石苔藓青。
不知何年落海底,中有败壁横窗棂。
蔡生述之我则听,不敢乘舟窥视恐惊蛟龙醒,作歌聊向虎山铭。
沧桑几变易,何况东海溟。
虎井屿前有沈城,风狂浪涌无影形。
秋水澄澈波渊渟,渔人下视见星星,女墙雉堞高伶俜。
约略红毛城大小,殷红砖石苔藓青。
不知何年落海底,中有败壁横窗棂。
蔡生述之我则听,不敢乘舟窥视恐惊蛟龙醒,作歌聊向虎山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井屿前沈城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神秘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沈城在狂风巨浪中的隐匿与消失,以及其在秋水澄清时的隐约可见。通过“渔人下视见星星”这一细节,巧妙地将沈城的轮廓与星辰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接着,诗人描述了城墙和城楼的高耸,以及红毛城的规模与建筑特色,红砖与青苔的对比,赋予了画面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对于沈城的来历,诗人表示未知,仅能想象其中可能存在的败壁与窗棂,增添了一种历史的谜团与探索的欲望。
最后,诗人以蔡生的叙述为引子,表达了不敢轻易窥探的敬畏之心,担心惊扰沉睡的蛟龙,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历史遗迹的尊重。通过“作歌聊向虎山铭”,诗人以歌声纪念这片土地,寄寓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沈城的壮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然敬畏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