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高门关赏析

高门关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高门关头霜树老,细路千山万山绕。
乱馀村落不见人,雪霰霏霏暗清晓。
莘川百里如掌平,閒田满眼人得耕。
山中树艺亦不恶,谁遣多田知姓名。
许李申杨竟何得?只今惟有石滩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句“高门关头霜树老”,以“霜树老”三字勾勒出边关的荒凉与岁月的沧桑,霜冻使得树木失去了生机,仿佛是时间的痕迹在自然界的体现。接着,“细路千山万山绕”一句,通过“千山万山”的反复强调,展现了边关地形的险峻和复杂,同时也暗示了行路之艰难。

“乱馀村落不见人,雪霰霏霏暗清晓”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荒寂与寒冷。战乱之后的村落空无一人,只有雪花和冰粒在清晨的微光中飘落,将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肃杀的氛围。

“莘川百里如掌平,闲田满眼人得耕”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平川,虽然战乱过后,土地荒芜,但仍有农人在辛勤耕作,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人类生命力的颂扬。

“山中树艺亦不恶,谁遣多田知姓名”两句,诗人对山中农事的描述充满了感慨。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耕种,这种自给自足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遣多田知姓名”,似乎在思考,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平凡的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下来,又是什么让他们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最后,“许李申杨竟何得,只今惟有石滩声”两句,以许、李、申、杨等古代名将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前边关的平静与安宁,只有石滩上的流水声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沉寂。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边关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与自然之美。

词语解释

百里的意思:(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恶的意思:(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村落的意思:[释义](名)村庄,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偏正式:村(落 [例句]村落很大。(作主语)[同义]村庄...

霏霏的意思:(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

高门的意思:◎ 高门 gāomén[rich family] 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高门的意思:◎ 高门 gāomén[rich family] 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关头的意思:[释义](名)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 [构成]偏正式:关(头 [例句]紧要关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作状语)...

何得的意思: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见人的意思:(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满眼的意思:(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

门关的意思:(1).出入必经的国门、关门。《周礼·地官·遗人》:“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 郑玄 注:“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餼廩也。” 贾公彦 疏:“门谓十二国门,关谓十二关门,出入皆有税。”《新唐书·百官志一》:“司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 宋 曾巩 《司门制》:“门关管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郎官之任,尔允询求。”(2).指边防设施。 清 莫友芝 《有感》诗:“海腥吹入 汉 宫墻,无復门关亦可伤!”。(3).指主管门、关的人。《周礼·地官·掌节》:“门...

千山的意思:(1).极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千山鸟飞絶,万逕人踪灭。” 宋 王安石 《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树艺的意思:亦作“ 树蓺 ”。种植,栽培。《周礼·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穡树蓺。” 贾公彦 疏:“教民春稼秋穡,以树其木,以蓺黍稷也。”《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 教民稼穡,树艺五穀。”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其土田则原壤芜荒,树艺失时。”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牧不自驱策者不得有,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

霜树的意思:(1).经霜的树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归》诗:“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宋 刘过 《满江红·寿》词:“霜树啼鸦,梅欲放,小春清晓。”(2).特指枫树。 元 马祖常 《出都》诗:“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滩声的意思: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惟有的意思:◎ 惟有 wéiyǒu[only] 只有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细路的意思:狭小的路径。 唐 杜甫 《山寺》诗:“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明 文徵明 《题画》诗:“盘盘细路入云长,两涯对起悬飞梁。”...

姓名的意思:◎ 姓名 xìngmíng[surname and personal name] 人的姓氏和名字...

雪霰的意思:雪和霰。亦偏指雪。《 闽 徐夤 《忆牡丹》诗》:“緑树多和雪霰栽, 长安 一别十年来。” 宋 张孝祥 《转调二郎神》词:“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 明 陈琏 《岁寒轩赋》:“雪霰纷纷,山川寂寥兮。” 顾工 《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诗:“可怜的草原,受着多变气候的凌辱,冰雹和雪霰,常常击打着它那薄薄的皮肤。”...

掌平的意思:像手掌那样平坦。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掌平百里露州郭,髮密千甍衔屋瓦。” 张天翼 《报复》一:“所以如今虽在掌平的柏油路上刮着小得古怪的风,也是叫人难受。”...

只今的意思: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