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三)
宋末元初 · 黄庚
破砚尘封懒赋诗,晚年才思觉衰迟。
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把钓溪边更待时。
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把钓溪边更待时。
注释
破砚:破旧的砚台。尘封:积满灰尘。
耽书:沉迷于读书。
成癖:成为一种习惯或癖好。
煮字:指写作。
太公:指姜子牙。
荣遇:荣华和际遇。
把钓:垂钓。
翻译
破旧的砚台积满灰尘,懒得再写诗,晚年的才情感到渐渐衰退。沉迷于读书,自己都笑自己已经成为一种癖好,写字并不能真正填饱肚子。
满心风月可以寄托在诗中,但岁月的痕迹使白发先在镜子中显现。
姜太公八十岁才得到荣华,他还在溪边垂钓,等待更好的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黄庚的作品,题目为《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三)》。诗中,诗人以破旧的砚台和积尘为背景,描绘了自己晚年的境况。他感叹才情衰退,不再勤于作诗,沉溺于读书之中,甚至自嘲这种痴迷已成癖好。他认识到诗歌虽能抒发风月情怀,但无法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
诗人感慨岁月无情,白发如雪霜般侵袭,连镜子都早早地揭示了他的衰老。他以姜太公八十岁仍遇贵人,最终在溪边垂钓寓言,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暗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仍怀揣希望,等待着适当的时机来临。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才华衰退的无奈,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