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访万中丞伯修四首(其三)
明 · 胡应麟
威名十载镇祁连,又见登坛仗钺年。
列校总驱横海节,偏师遥下伏波船。
风行蜃鳄扶桑外,观筑鲸鲵细柳前。
屈指铙歌飞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
列校总驱横海节,偏师遥下伏波船。
风行蜃鳄扶桑外,观筑鲸鲵细柳前。
屈指铙歌飞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望卓著的将军在镇守边疆十年后,再次接受重任,显示出他不凡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气概。诗中提到的“登坛仗钺”形象地展现了将军受命出征的情景,“列校总驱横海节,偏师遥下伏波船”则描绘了大军集结,远征海外的宏大场面。
接着,“风行蜃鳄扶桑外,观筑鲸鲵细柳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将军的军队比作疾风般迅速,不仅征服了远方的敌人(蜃鳄、鲸鲵),还如同在细柳前筑起防御工事,既展示了军事行动的迅速与高效,也体现了战略部署的周密与谨慎。
最后,“屈指铙歌飞捷夜,抽毫何客代如椽”表达了对将军功绩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屈指”和“飞捷夜”的对比,强调了将军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抽毫何客代如椽”则以文笔之豪放,预示着将军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如同巨笔书写在历史的长卷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将军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豪情壮志和国家的强盛气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和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