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徐州别杨大应武试赏析

徐州别杨大应武试

明 · 王世贞
戏马台前酒一卮,翩翩结束帝城宜。
纵横立取连城璧,蹀?飞搴上将旗。
三日定非吴下吕,九重偏识越公儿。
他时过里银黄并,莫忘推篷夜雨时。

鉴赏

此诗《徐州别杨大应武试》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与友人杨大应分别前在戏马台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杨大应武艺高强的赞誉。

首句“戏马台前酒一卮”,点明地点与活动,戏马台是古代战场遗址,此处借以象征壮志豪情。诗人与友人在戏马台前共饮一杯酒,营造出离别前的热烈氛围。

“翩翩结束帝城宜”一句,形容友人杨大应穿着整齐、英姿飒爽,适宜于帝都的风华,暗示其不仅武艺出众,且仪表堂堂,符合帝王之都的气派。

“纵横立取连城璧,蹀?飞搴上将旗”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赞扬杨大应武艺高超,能够如行云流水般迅速夺取敌方的宝物(连城璧),如同飞鸟般敏捷地夺取敌军旗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机智。

“三日定非吴下吕,九重偏识越公儿”两句,进一步赞美杨大应并非寻常之辈,他的才能和名声已传至京城,受到高层的认可,暗示其未来有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时过里银黄并,莫忘推篷夜雨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将来两人再次相聚时,能共享荣华富贵,同时不忘今日在风雨中推篷相别的深情时刻,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前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武艺和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送别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