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漫成一首寄区生得潜赏析

漫成一首寄区生得潜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挂柳残蝉已杀鸣,乘秋鸿雁欲高征。
庭梧作响先飘叶,檐月初生渐满城。
秋事未阑惟种菊,民生无告尚佳兵。
自知乱象兼时至,坐阅深宵句漫成。

注释

挂柳:形容枝头挂着的柳叶。
残蝉:快要死亡或停止鸣叫的蝉。
杀鸣:不再鸣叫。
乘秋鸿雁:随着秋雁的迁徙。
欲高征:准备长途飞行。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作响:发出声响。
先飘叶:开始落叶。
檐月:屋檐下的月亮。
渐满城:逐渐照亮整个城市。
秋事未阑:秋天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惟种菊:只剩下种植菊花。
民生无告:百姓生活困苦无助。
尚佳兵:似乎战争是最好的选择。
乱象兼时至:乱世已经来临。
坐阅:静坐思考。
深宵:深夜。
句漫成:随意写下的诗句。

翻译

枝头挂着的柳叶,残蝉不再鸣叫,秋雁即将展翅高飞。
庭院中的梧桐树开始落叶,屋檐下的新月逐渐照亮整个城市。
秋天的事情还未结束,只有菊花还在种植,百姓生活困苦,战争却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我深知乱世已至,深夜静坐,随意写下诗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联"挂柳残蝉已杀鸣,乘秋鸿雁欲高征",通过"挂柳"和"残蝉"的意象,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生机消退,而"乘秋鸿雁欲高征"则寓言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区生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期待。

颔联"庭梧作响先飘叶,檐月初生渐满城"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梧桐落叶声声,月光洒落城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秋事未阑惟种菊,民生无告尚佳兵"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虽然秋收未尽,但诗人选择种植菊花,寓意坚守节操,同时指出在民生困苦之际,战争并非良策,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自知乱象兼时至,坐阅深宵句漫成"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面对混乱的局面,他独自度过深夜,诗句随心而发,流露出无奈与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友情、时事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