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浙东宪史陈天祥归永嘉赏析

送浙东宪史陈天祥归永嘉

明 · 谢肃
送客临江小小亭,官梅华发酒初醒。
舟前浪起蛟门白,马首风回雁荡青。
进食吏人趋传舍,牵衣儿女拜中庭。
会令宪法行东国,三尺铦刀始发硎。

注释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
华发:白发。
蛟门:江边的地名。
雁荡青:雁荡山的青色。
传舍:古代驿站。
中庭:庭院。
宪法:法律制度。
铦刀:锋利的刀。
硎:磨刀石。

翻译

在江边的小亭为客人送别,我刚从沉醉中醒来,官府的梅花映照着我的白发。
船头的波浪在蛟门激起白色浪花,马首回转,雁荡山的绿色在风中摇曳。
官员和仆人们急忙前往驿站准备食物,孩子们牵着父母的衣服在庭院中拜别。
这次出行将使法治在东方国家得以推行,就像新磨的三尺利剑,即将崭露锋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温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行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丰富的情感。诗人谢肃以其精湛的笔法,将送客之情、自然之美与官宦之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送客临江小小亭,官梅华发酒初醒。"

这里设定了送别的场景,小小的亭子临近江边,是送别的理想地点;"官梅"两字,或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尊称;"华发"则表现出酒宴后的繁华与热闹,而"初醒"透露出一场夜宵酒宴之后清晨送别的情景。

"舟前浪起蛟门白,马首风回雁荡青。"

这一句通过对水面波纹和天气变化的描绘,增强了动感与视觉冲击力。"舟前浪起"表明船只即将启航,而"蛟门白"则是对浪花翻腾的生动写照;"马首风回"形象地表现了送别时刻的急促与仓促,"雁荡青"则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天空画卷。

"进食吏人趋传舍,牵衣儿女拜中庭。"

这里透露出了一种家庭温馨的情感氛围。"进食"意味着送别之际还不忘关照饮食,"吏人趋传舍"则是对官员下属急忙传递命令的描述;"牵衣儿女拜中庭"展现了家人对离去者的依依不舍与敬重之情。

"会令宪法行东国,三尺铦刀始发硎。"

这一句则转向了诗人的职务和未来之行。"会令"表明诗人需要执行命令或法律,"宪法行东国"说明他将要到东方的某个国家去执行公务;"三尺铦刀始发硎"则是对即将开始的旅途及其中可能遭遇困难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时刻的复杂情绪,以及诗人对友人、职责与未来之行的深沉思考。

词语解释

传舍的意思:(1).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战国策·魏策四》:“令 鼻 之入 秦 之传舍,舍不足以舍之。”《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昔 刘备 自 成都 至 白水 ,多作传舍,兴费人役。” 元 萨都剌 《金陵道中题沉氏壁》诗:“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吾庐。”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三仕三已,如传舍接淅,不及有所裨益。”(2).借指今旅馆、饭店。 郁达夫 《抵槟城后见有饭店名杭州者吟成一绝》:“故园归去已无家,传舍名留炎海涯。”...

东国的意思:(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 、 鲁 、 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 韦昭 注:“东国, 徐夷 吴 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 ,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 张守节 正义:“东国, 齐 、 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 、 朝鲜 等国。 清 王韬 《<三岛中洲文集>序》:“...

儿女的意思:◎ 儿女 érnǚ(1) [children]∶儿子和女儿,子女儿女成群(2) [young man and woman]∶青年男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泪,君休滴...

法行的意思:矜大其行。《管子·法禁》:“诡俗异礼……大言法行,难其所为,而高自错者,圣王之禁也。”...

发硎的意思:◎ 发硎 fāxíng[sharp] 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发酒的意思:给与酒。表示礼节、情意。《吕氏春秋·报更》:“ 晋灵公 欲杀 宣孟 ,伏士於房中以待之,因发酒於 宣孟 。” 高诱 注:“发犹致也。”...

官梅的意思:官府所种的梅。 唐 杜甫 《和裴廸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 何逊 在 扬州 。”按, 南朝 梁 何逊 为官在 扬州 时,官府中有梅,常吟咏其下,故云。 宋 黄庭坚 《雨中花慢》词:“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 清 赵翼 《题谢蕴山观察种梅图》诗:“陋彼 孤山翁 ,徒夸疎影横,官梅与野梅,固难一例评。”按, 孤山翁 指 宋 林逋 。因其隐居终老 孤山 ,故称。其《山园小梅》诗云:“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华发的意思:[释义](名)〈书〉花白的头发。 [构成]偏正式:华(发 [例句]奶奶满头华发。(作宾语)。...

进食的意思:◎ 进食 jìnshí(1) [taste]∶吃饭从昨天早晨以来他第一次进食(2) [pay food]∶向宫中进奉食品...

吏人的意思:(1).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唐 韩愈 《柳巷》诗:“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阎都督 ﹞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2).泛指当官的人。 唐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诗:“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 姚华 《论文后编》:“以视吏人言事,与学者论辨之作,务趋简捷,取便成功者,事既不同,势亦弗敌。”(3).官吏与庶民。《后汉书·袁安传》:“除 阴平 长...

马首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梅华的意思:梅花。 元 王冕 有《梅华传》,收辑古来有关梅的故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三:“平生壮志无人识,却向梅华觅 放翁 。”参见“ 梅花 ”。...

牵衣的意思:见“ 牵裾 ”。...

三尺的意思:◎ 三尺 sānchǐ(1) [sword]∶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2)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foot bamboo strips]∶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送客的意思:◎ 送客 sòngkè[see a visitor out] 为客人送行...

宪法的意思:◎ 宪法 xiànfǎ[constitution] 根本大法。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它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并保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规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

小小的意思:(1).最小;很小。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 清 李渔 《巧团圆·掠妪》:“我乃 闯将 过天星 标下,一个小小头目是也。” 刘半农 《稻棚诗》:“凉爽的席,松软的草,铺成张小小的床。”(2).少量,稍稍;短暂。《太平御览》卷八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大饿不在车饭。谓……辅车上饭,小小不足济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校事...

行东的意思:旧称商行或手工作坊的业主。商行业主,也称店东;手工作坊主,则常称作头。如:这笔买卖,要我们行东点头,才能拍板成交。...

中庭的意思:(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3).庭院;庭院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