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
宋 · 邓深
閒云无定在,为问齐不齐。
风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
宽虚快舒啸,领览时杖藜。
南城块苏耳,扰扰人自迷。
风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
宽虚快舒啸,领览时杖藜。
南城块苏耳,扰扰人自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閒云:形容悠闲自在的云彩。齐不齐:指云彩排列是否整齐。
风高:指风力较大。
宽虚:形容空间开阔,心境宽广。
杖藜:藜杖,古代老人常持的拐杖。
块苏耳:形容心情舒畅,耳目清新。
扰扰:形容人群嘈杂。
人自迷:人们在人群中迷失自我。
翻译
闲散的云没有固定的去处,它们是否整齐排列?风大衣裳感到寒冷,天空仿佛离日月更近了。
在宽广空旷的地方自由地呼啸,手持藜杖欣赏时光。
南城的景色让人心灵得到释放,然而人群纷扰,人们自己也迷失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閒云无定在,为问齐不齐"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探寻这种生活方式是否能与外界和谐共处。"风高衣裳冷,天近日月低"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写,通过对比来强调一种孤独与远离尘世的心境。
"宽虚快舒啸,领览时杖藜"中,“宽虚快舒”四字形容心境的宁静与舒畅,而“啸”则可能是指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吟咏之声;“领览时杖藜”则是在描绘诗人在闲适生活中观赏自然景致,"杖藜"暗示了一种不经意间的发现。
最后两句“南城块苏耳,扰扰人自迷”,“南城块苏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特定景象,而“扰扰人自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纷争的看法——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