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一)
宋 · 李壁
少年努力在三馀,暇日那无水石俱。
自昔空传盘谷引,祇今何似辋川图。
伴人寂寞为鹇客,登俎横斜有蟹奴。
便学天随君信否,夜来春涨欲平湖。
自昔空传盘谷引,祇今何似辋川图。
伴人寂寞为鹇客,登俎横斜有蟹奴。
便学天随君信否,夜来春涨欲平湖。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暇日:闲暇时光。
水石俱:同时享受水边和山石的景色。
盘谷引:传说中的隐居胜地。
辋川图:描绘辋川景色的画作,代指美好的自然风景。
鹇客:以鹇鸟自比,形容清高孤寂的生活。
蟹奴:螃蟹,这里可能指美食或餐桌上的点缀。
天随君:唐代诗人孟郊,号天随子,以隐逸著称。
春涨:春天的涨水。
平湖:水面平静如镜。
翻译
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利用闲暇时光也追求山水之乐。自古以来,人们只是听说盘谷的美景,如今它像辋川图一样展现眼前。
陪伴我度过寂寞时光的是如鹇鸟般的清雅生活,餐桌上还有横斜的蟹奴相伴。
我是否能像唐代诗人天随子那样自在,夜晚春水上涨,似乎要将湖面填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然。"少年努力在三馀"一句,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期许和不懈追求。"暇日那无水石俱"则是对闲适时光中自然景观的描绘,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自昔空传盘谷引"一句,表达了一种历史悠久而又渺茫的感觉,而"祇今何似辋川图"则是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的画作相比较,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接下来的"伴人寂寞为鹇客"一句,通过以鸟为喻,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选择性的幽居。"登俎横斜有蟹奴"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便学天随君信否,夜来春涨欲平湖",诗人似乎在询问自然界是否也像人间的友情一样可靠,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春季和水位上涨带来的变化持一种期待的心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