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歌
唐 · 殷济
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
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
今年苗稼看更弱,枌榆产业须抛却。
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
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
漂泊已经千里外,谁人不带两乡愁?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
君不见城外空墙遥,将军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茅花如柳叶。
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
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
今年苗稼看更弱,枌榆产业须抛却。
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
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
漂泊已经千里外,谁人不带两乡愁?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
君不见城外空墙遥,将军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茅花如柳叶。
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
注释
沸腾:形容社会动荡不安。积年岁:多年累积。
失计:无法计算,无法应对。
附郭:靠近城墙的地方。
十一税:十分之一的税收。
枌榆:泛指树木,象征产业。
波逃:比喻人们逃离像波浪一样密集。
不系舟:比喻没有依靠的生活。
恓惶:困苦、狼狈。
段段:一片片。
空堂:空荡的房屋。
翻译
世道动荡多年,粮价高昂让人无法承受。靠近城郭的人辛苦种植了两顷田地,但收入却连十分之一的税都交不起。
今年庄稼看起来更加衰弱,连基本的生活产业也得舍弃。
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只见人们纷纷逃离,如同雨点般密集。
生活就像无锚的舟,随波逐流,漂泊千里。
每个人都带着对故乡的思念,无论漂泊多远。
舞女们在庭院中厌倦了酒肉,却不知百姓饥寒交迫,夜不能寐。
你没看到城外废弃的空墙,将军们只顾种植花草。
你看那城外凄凉景象,一片片茅草如柳叶般凋零。
海燕衔着泥土筑巢,却因空荡无人而飞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社会景象,反映出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和对未来的无奈。开篇便以"天下沸腾积年岁"设定了一种时间背景,接着指出了经济上的困境:"米到千钱人失计",表明物价飞涨,人民难以为生。随后通过具体的田地和税收问题进一步深化这种困境。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矛盾,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差异。"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茅花如柳叶"则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景象,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哀伤。
诗歌结尾处,“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迷茫的担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状况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动荡不安、充满哀愁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