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其一)
明 · 杨巍
十里烟村一短筇,山僧野叟日相从。
疏慵合向此中老,不问蓬莱若个峰。
疏慵合向此中老,不问蓬莱若个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林生活图景。诗人以“十里烟村一短筇”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短筇,即轻便的小竹杖,是古人登山或游历时常用的工具,此处象征着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
接着,“山僧野叟日相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和谐共处的氛围。山中的僧侣和村里的老人每日相伴,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疏慵合向此中老,不问蓬莱若个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地终老的愿望。疏慵,意为性情淡泊、不求功名之意。诗人认为,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山林之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需再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仙境(蓬莱),因为这里就是他心中的理想之地。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情感。